IPR Daily,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近日,智能可穿戴行業(yè)出了個“大新聞”:Misfit以2.6億美元的價格,被Fossil(富思)收購。
Misft是一支創(chuàng)業(yè)新軍,專注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產品。它的旗艦產品是Misfit Shine,其最新款產品10月下旬剛剛發(fā)布。
富思則創(chuàng)始于50年代,以腕表為主要產品線;其實,幾乎就與Misfit推出他們家新產品同時,富思就發(fā)布了Fossil Q系列智能手環(huán)和智能手表。
有外媒報道,富思收購Mifsit,能夠就此擁有一個完善的技術平臺,該平臺已經解決了包括電池續(xù)航時間在內的可穿戴設備研發(fā)的技術難題。這是富思集團打的算盤:砸下2.6億元,獲得一張通往可穿戴市場的門票,實現企業(yè)的轉型。
專利戰(zhàn)暫時不會爆發(fā),企業(yè)并購或頻現
這樣的新聞,在智能可穿戴領域將會出現得越來越多。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yè)研究所研究員耿怡說,在智能可穿戴行業(yè)出現“殺手級”應用之前,“專利戰(zhàn)”還打不起來;不過,圍繞專利所進行的企業(yè)之間的合并、收購與被收購,可能會越發(fā)常見?!斑@是在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進行專利儲備,算是企業(yè)在排兵布陣。”耿怡說。
專利戰(zhàn)還有多遠?極客網智能硬件領域負責人、極客咨詢CEO尹興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各大巨頭也紛紛布局智能硬件可穿戴行業(yè),但他們還沒有創(chuàng)造出足夠大的盈利空間?!耙坏┯脩粽J為,我真的需要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像智能手機這樣成為一種必需品,整個市場的產值才會起來?!庇辛水a值,才需要爭奪市場,才有了競爭的“銷煙”?!艾F在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不高,市場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如果現在就開始打專利戰(zhàn),結果會是兩敗俱傷。”
在市場的開拓和培育階段,企業(yè)往往會比較大方,對別家廠商使用專利持有開放態(tài)度。“其實,當越來越多人使用我的專利的時候,我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市場的引導者?!?/p>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列強環(huán)飼的智能可穿戴行業(yè),中國企業(yè)目前要做的,恐怕不是急著去彼此廝殺,而是互相合作。尹興隆解釋說,只有當整個產業(yè)鏈都強大起來的時候,中國廠家才能跟外國廠商抗衡,目前,正是苦練內功的時候。
專利數量不少,關鍵領域欠缺。
不過,在智能可穿戴行業(yè),中國廠家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真的差距明顯嗎?
“從專利數量來看,我們應該位于全球前列。再去仔細分析的話,在人機交互、界面顯示和電池管理這些關鍵的技術點上,我們沒有多大優(yōu)勢。”耿怡說。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的寇利敏等人曾分析過智能可穿戴設備申請人和重點專利。他們以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和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作為主要數據來源??芾舻热税l(fā)現,在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位居技術原創(chuàng)國排名首位;而從申請人分布來看,還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各申請人所申請的專利數量比較平均,領域分散。申請人中,有像智谷睿拓這樣的技術服務公司,也有聯(lián)想、小米等智能手機公司,還有宇龍等計算機通信公司。
魯秋艷曾在《知識產權報》上撰文指出,如今可穿戴設備行業(yè)研究的技術關鍵點在于如何實現低功耗、長續(xù)航,如何進行小面積高性能器件的開發(fā),如何與智能手機連接或者獨立運作等方面。據其分析,在提供高性能低功耗器件、提供無線傳輸技術和顯示成像技術方面,主要的專利申請公司還是國外公司,比如高通、英特爾和意法半導體等。
而在智能可穿戴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意法半導體和微軟公司,而且,大部分國外電子與通信公司在中國申請的專利數量極少,少有中文同族,“國外公司在中國的專利布局才剛剛開始?!焙涂芾舻热艘粯?,盧秋艷同樣發(fā)現,我國的專利申請人比較分散,能持續(xù)深入研究的企業(yè)和單位較少。
無可否認的是,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中國企業(yè)的專利布局并不晚。再加上市場龐大,投融資機制逐漸完善,市場運作日趨規(guī)范,耿怡認為,至少,國內企業(yè)并沒有輸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起跑線上;如果加把勁,還有超越和引領的機會。
重視專利,企業(yè)未來才能當上“裁判員”
“智能硬件的核心專利,硬件層面上,在于芯片和感應器;軟件層面,則在于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篩選和分類的算法?!币d隆這樣分析。沒有核心專利,則意味著企業(yè)無法擺脫“追隨者”的尷尬地位?!耙驗樗械挠布蛙浖夹g標準,都不是你制定的;你只能去追隨和遵守別人的規(guī)則,無法確立一個以你為主的競爭原則?!?/span>
簡單來講,就是在關鍵領域,“說不上話”。游戲世界的架構已經由別人搭好,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優(yōu)秀玩家?!澳壳?,企業(yè)都是在某些功能點上進行創(chuàng)新,去申請專利,但這些專利還是比較邊緣?!币d隆表示,可行的做法是進行專利池的建設,相關企業(yè)或者機構來組成一個專利聯(lián)盟,以消除專利實施中的授權障礙,降低獲得專利許可的交易成本。耿怡也認為,專利池的建設是有必要的,不過專利池要怎么建,什么樣的企業(yè)拿著什么樣的專利“入池”,都需要認真思考和規(guī)劃。
當各種專利涵蓋的范圍足夠廣泛,即使核心專利掌握在大佬們手中,企業(yè)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進行全產業(yè)鏈的充分覆蓋,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某些功能點上發(fā)力,在硬件以外的其他體系上,成為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爸袊悄苡布a業(yè)對專利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在未來,是否既可以當裁判,也可以當選手?!币d隆強調。
耿怡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就算現在看來,有些專利貌似“邊緣”,但日后可能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后續(xù)效益,因而企業(yè)也要具有專利意識,既要注意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規(guī)避侵權風險,也要對自家的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保護?!罢部梢钥紤]在這一方面給予一些特殊政策,對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或一些快速發(fā)展的行業(yè),在它們的專利申請方面開通綠色通道?!?/p>
——相關鏈接——
英特爾收購戶外智能可穿戴技術公司
今年6月份,據外媒報道,英特爾收購了加拿大可穿戴智能設備公司Recon。后者是谷歌眼鏡的強大競爭對手之一,已經為體育迷們生產了一系列高科技的智能眼鏡。
有消息稱,英特爾收購Recon的價格在1.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
Recon公司有何過人之處贏得了英特爾的“芳心”呢?Recon是加拿大一家可穿戴技術公司,這家公司專門開發(fā)針對體育和其他高強度環(huán)境領域的頭戴顯示屏和其他產品。收購Recon公司,對于英特爾來說也是合乎情理。
Recon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截至目前,這家公司已經從風險投資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獲得了總計17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了英特爾資本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在2010年,Recon推出了其首款產品:運動智能眼鏡設備Recon Jet。這款設備無需WiFi和數據連接就可以操作,區(qū)別于其他同類設備。此外,即便是在光線比較暗的地方,Recon Jet也能清楚地顯示數據。
此后,這家公司悄然地以一種黑馬姿態(tài)殺入運動和戶外可穿戴HUD市場。這家公司的CEO 丹·艾森哈特將他們的成功歸于培養(yǎng)活躍用戶,而不是嘗試開發(fā)大眾每日消費的主流設備。也正因為如此,英特爾旗下投資公司英特爾資本在2013年底就對Recon進行重要投資,后者將所獲的資金用于其產品開發(fā),市場和全球銷售擴展。當時,英特爾新設備集團副總裁Mike Bell表示:“投資Recon Instrument,我們看到了有競爭力的技術和充分利用可穿戴市場革命的堅定策略。”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CES展會上,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一款跟紐扣大小的芯片Curie,這款芯片依靠其低耗能特點,能夠應用在可穿戴設備。這款產品也表明了英特爾進軍可穿戴設備的決心。在完成對Recon的收購后,英特爾又多了一把進軍可穿戴設備的利器。
來源:環(huán)球網財經
編輯;IPRdaily王夢婷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