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本文從專利申請的角度淺析沙漠種樹技術。”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知產老劉
【導讀】
隨著短視頻、自媒體的發(fā)酵,“治沙英雄痛哭下跪”在網絡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多數群體站隊孫國友,寧夏的沙漠里種樹的舉動有助于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一些人站出來指責其所種植品種并非沙漠中該種的低矮灌木(參見圖1a和圖1b),而是需要抽地下水澆灌的樹種,并且孫國友的林場補貼較高,種植樹木目的不純。
(圖1a)
(圖1b)
筆者不禁想到:沙漠種樹的技術從何時起引得大眾的關注,種植技術又發(fā)展到何種程度了,以下從專利申請的角度淺析沙漠種樹技術。
沙漠種樹專利申請的時間線
在專利數據庫中,構建檢索式((種植 or 植樹 or 種樹)and 沙漠),粗略的檢索結果顯示具有2579篇專利文件,中國申請量為1921篇(占比74.5%),詳見圖2所示。
(圖2)
映入眼簾的第一篇專利申請竟然是關于沙漠種水稻的相關專利(CN111492915A-一種有機沙漠水稻的栽培方法),被震驚了。著眼于國內對相關治沙技術,筆者挑選相關的中國專利申請(共1921件,發(fā)明申請1159、發(fā)明授權270、實用新型487、外觀5)進行具體梳理和分析,以5年為一個階段進行劃分(從1月1日為起止時間計算,截止至2023年4月7日),參見表1和表2:
表1-沙漠種植的專利申請-中國專利申請
沙漠種樹的專利淺析
1972年已然出現了在沙漠種植的專利申請文件(BE777679A,申請日為1972.01.31),梳理出來關于治沙方面的專利具體涉及的方面包括:
(1)對沙漠土層、土質的治理方法(CN102308688B-沙漠種植結構和改良沙漠土壤方法及種植方法);
(2)不同植物在沙漠中種植、栽培方法(CN111492915A-一種有機水稻的栽培方法);
(3)種植設備(CN104285719A-一種沙漠荒山植樹用容器);
(4)相關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土的制備方法(CN108812199A-多功能凹凸棒沙漠吸水營養(yǎng)袋的制備方法);
(5)雜交、育種的方法(CN107950387A-一種沙漠氣候下的無殼葫蘆人工雜交的方法)。
所涉及的品種包括:
【A】梭梭樹(CN102204500B-一種在荒漠和半荒漠環(huán)境中提高梭梭屬植物直播苗和移栽苗成活率的方法);
【B】沙柳(CN102440170B-一種沙漠造林方法);
【C】梁外甘草(CN102428824B-梁外甘草的沙漠栽培方法);
【D】水稻(CN111492915A-一種有機水稻的栽培方法);
【E】苜蓿(CN114051898A 一種風沙地苜蓿保苗節(jié)水的種植方法);
【F】其他的沙漠植物(CN105265120B-一種沙漠植物的種植方法);
由此可見,一方面,隨著防沙、治沙的技術不斷改進,與之伴生的專利申請數量地快速增加,間接地反映出對綠化生態(tài)、治沙的重視。另一方面,對不同植物品種、不同特定治理區(qū)域的具體改進則表現為更加精細地、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進。
從沙漠種樹的角度看待技術啟示
難道正如部分網友所表達的那樣:孫國友所種的品種難以“移植”至寧夏的沙漠中嗎?難以沙漠中該種的低矮灌木替換為孫國友種植的品種?(參見圖1a和圖1b),這不經讓我想到專利審查意見中經??吹降囊欢卧挕癤XX是本領域技術慣用技術手段,因此,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2以及本領域技術慣用技術手段,得到該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是顯而易見的”,即,“孫國友”參閱上述的專利文件(CN102204500B-一種在荒漠和半荒漠環(huán)境中提高梭梭屬植物直播苗和移栽苗成活率的方法)后,其將所種植的品種換成專利中的品種,是否存在技術啟示?這不禁想到另外的一個判例。
相關法律規(guī)定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授予專利權的發(fā)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fā)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專利審查指南》進一步規(guī)定,判斷發(fā)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就是要判斷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要求保護的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是否顯而易見。如果要求保護的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是顯而易見的,則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反之,如果對比的結果表明要求保護的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是非顯而易見的,則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
在專利確權程序中,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是能否授予專利權的基本條件,通稱“三性”判斷,其中新穎性和實用性的判斷相對簡單,但是對于創(chuàng)造性的判斷,一直是實務操作中的難點。通常采用“三步法”判斷發(fā)明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性,“三步法”具體為:
步驟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步驟2、確定發(fā)明的區(qū)別特征和發(fā)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
步驟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fā)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具體案例
對于專利號為201280063827.6,名稱為“用于機動車的流體容器”的發(fā)明專利無效中,證據1:公開日為1996年03月29日、公開號為FR2724877A1的法國專利文獻,證據2:公開日為1982年08月31日、公開號為US4346865的美國專利文獻。
(涉案專利附圖)
(證據1附圖1)
(證據1附圖2)
(證據2附圖)
分歧點在于,請求人認為證據2的矩形突起13對應于本專利的突起部8,彎曲的第三接合部4對應于本專利的開口,證據2公開了箱體兩側對置點處設有一體布置的突起供支架固定;箱體由樹脂制成,利用吹塑工藝制作箱體時,必然會在中部外圍形成接縫,接縫必然對應于矩形突起13所在的中部位置,由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毫無障礙地選擇在吹塑制造箱體的過程中形成所述矩形突起。
合議組認為,證據1中固定件8為一個,設置在油箱下表面中央部分,固定件8的基部10為圓柱形,端部9為橢圓形,與之相配合的扣孔11也設計為橢圓形,通過上述結構的配合并在安裝時經轉動90度后,金屬綁帶3通過端部9鎖定在油箱上。證據2中箱體T上設有矩形突起13和下部突起12,通過矩形突起13與安裝支架1的彎曲的第三接合部4的配合,以及下部突起12與形成為凹口的第二接合部3的配合實現箱體T在安裝支架1上沿著各個方向的定位。證據2中第三接合部4是彎折而成的槽形,第三接合部4并不是一個開口,其與矩形突起13之間的配合關系不同于本專利中開口與突起部的配合關系,并且證據2的方案還必須借助于下部突起12與第二接合部3之間的配合才能實現安裝支架1在箱體T上的受制方式的安裝。
盡管證據2公開了相對置的兩個矩形突起13,然而證據1與證據2是兩個自成體系的技術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證據1和證據2的基礎上,若要獲得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須得采用證據1中的固定件8和扣孔11,并對兩者的形狀加以改造,再將固定件8按照證據2中矩形突起13的位置進行對置布置,并設置在接縫處,這種從兩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中各自抽取一部分要素進行拼湊而獲得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不是顯而易見的。
若兩份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與專利所要實現的功能基本相同,分別公開了專利權利要求中的部分技術特征,但上述兩份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技術構思,且分別公開的技術部分技術特征與其整體技術方案的其他部分密切配合,則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難以從各現有技術的方案中將其部分技術特征從整體技術方案中抽離出來,拼湊形成專利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
無獨有偶,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2)中再次涉及相關內容,摘要中指出,在采用“三步法”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否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中,判斷本領域技術人員是否會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產生改進動機以及是否有將作為現有技術的對比文件相結合的技術啟示時,如果發(fā)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之間在發(fā)明構思上存在明顯差異,則通??梢哉J定本領域技術人員不會有改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以得到本發(fā)明的動機 ;如果作為現有技術的對比文件之間在發(fā)明構思上存在明顯差異,則通??梢哉J定現有技術不存在將上述對比文件結合以得到本發(fā)明的技術啟示【參見(2022)最高法知行終316號】。
結語
在孫國友跪地求水的網絡話題中,其種植的品種為絲綿木與沙柳橛子,絲綿木是一種生長能力很強盛的苗木,移栽成活率很高,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而沙柳橛子是沙漠植物,是少數可以生長在鹽堿地的一種植物,兩者都極其耐旱抗沙,是否能夠將其應用至所在地的沙漠中,不同品種之間的種植是否存在技術啟示,需要進一步地證據進行佐證。結合沙漠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選擇種植種類,在胡楊、梭梭樹、沙柳等耐熱、耐旱、生命力頑強的樹木之間進行合理選擇(參見圖3),以便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與過度依賴。植樹造林對于調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減輕大氣污染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抵擋風沙,防止沙漠的擴張,抵御風沙侵蝕,還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雖植樹節(jié)已經過去,但只要心存環(huán)保意識,雙手踐行綠色生態(tài)行為,用行動、用科技、用專利保護沙漠中的一點綠。
(圖3)
“用專利保護沙漠中的一點綠!”主題征稿
近日,寧夏靈武馬家灘村一位林場主崩潰跪地求供水的視頻引發(fā)關注。視頻中,一名男子跪地磕頭稱:“我植樹治沙多年,煤礦把水源斷掉了,萬畝林場沒有水喝?!?/p>
“植樹治沙”的口號,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于沙漠治理。我國是世界上荒漠最多的國家之一,治沙事業(yè)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但實際的荒漠生態(tài)治理工程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無數“治沙人”的艱苦奮斗、薪火相傳、推陳出新。
比如,由新疆農業(yè)大學與和田新牧源牧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聯(lián)合研發(fā)的“一種風沙地苜蓿保苗節(jié)水的種植方法”(即“兩灌一保 沙地種草”技術)已在南疆地區(qū)沙漠邊緣成功種出5000畝苜蓿,近日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而這也只是無數治沙智慧的其中之一。
你還了解到哪些治沙技術呢?歡迎來稿與我們分享。
(原標題:主題投稿 | 從專利申請的角度淺析沙漠種樹技術)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知產老劉
編輯:IPRdaily趙甄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從專利申請的角度淺析沙漠種樹技術(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