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 Daily,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從去年2014年7月開始,“一個消失了20年的民族可樂品牌將要重出江湖”的傳聞不絕于耳,對于永遠18歲的小尚來說,這是一個聽都沒聽過的牌子——天府可樂。而父母聽到這個消息后,則露出了一副年輕人般美好的表情。
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日前宣布民族品牌天府可樂正式重回市場,這一種甜甜的,有點中藥味的飲料將在春節(jié)后恢復產品銷售。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輝煌,到90年代合資后消失,再到如今全新復出,輾轉20年。
天府可樂最輝煌的日子曾經占中國70%的市場份額,直至1994年與百事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yè)后,市場份額降至僅1%,最終被迫停產。在與百事合資期間,天府可樂曾進軍俄羅斯和美國市場,但合資后,天府可樂在百事天府飲料公司生產線上的比例僅為1%-2%。
在經歷了連年的虧損、負債之后,天府可樂出售了它在百事合資公司的剩余股份。后來,它在中國一家法院成功地起訴了這一美國巨頭,追回了配方和制作工藝的歸屬權。這才真正有了翻身的機會。
天府可樂的悲劇在各行各業(yè)都在發(fā)生
丁家宜曾經是中國市場中最有“國際范”的本土品牌之一,4年前風光嫁給跨國日化巨頭科蒂集團后被棄,創(chuàng)始人莊文陽在2015年將其輾轉買回重新運作,但品牌已經元氣大傷。
比較典型的還有歐萊雅收購的小護士、被美國莊臣公司收購的美加凈、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的“活力28”,以及被達能收購的樂百氏等。
以小護士為例,盡管2003年收購它的歐萊雅現(xiàn)在并未關閉該品牌,但也對其停止投入,任其自然發(fā)展,消費者只在一些低線城市還能看到該品牌。
“收購的初衷絕不是要消滅這個品牌,”歐萊雅(中國)原總裁蓋保羅此前多次否認“雪藏”小護士說法,“要知道歐萊雅為收購小護士這個品牌僅談判就花費了整整4年的時間。當然,我們收購小護士以后,可能沒有做到我們預期發(fā)展的那樣,但這是另外一回事?!?/p>
樂百氏曾經與哇哈哈并稱國產飲料巨頭,樂百氏被達能收購后,雖說做的其實還不錯,大家平時見過樂百氏這個牌子嗎?不記得?那你們記得脈動嗎?脈動就是樂百氏最早研發(fā)出的飲料產品,現(xiàn)在全經達能飲料代理商出貨流通,不仔細看,根本毫無樂百氏痕跡。
品牌只是棄子,知識產權才是目標
南孚與哈啤肯定是發(fā)展的比較好的品牌,但他們的發(fā)展卻離不開自主知識產權的幫助。其中南孚最為突出,南孚在國內首先研發(fā)出了“節(jié)能環(huán)”的概念,以“節(jié)能耐用,價格低廉”一舉打入市場,讓當時稱霸中國市場的“金霸王(同屬于寶潔)”等外資品牌的高能電池深受打擊!
由于早期南孚電池重研發(fā),還不懂市場營銷,從1999年多次輾轉,直至到了2005年入了寶潔手中。雖說現(xiàn)在在國內南孚電池市場占有率喜人,但海外市場已經漸漸被打入冷宮。寶潔看上的,或許只有南孚的銷售渠道與知識產權而已,有報道指出,在寶潔收購南孚后,金霸王也開始使用起了“節(jié)能環(huán)”技術。對此,雙方均沒有相關回應。
失去容易,回歸太難
上世紀90年代初,洗滌市場流傳著“南有白貓,北有熊貓”的說法。1994年,“熊貓”隸屬的北京日化二廠與寶潔合資成立北京熊貓寶潔洗滌用品有限公司,隨后“熊貓”即被雪藏。
1999年,寶潔收購了“熊貓”所有資產,將合資公司更名為北京寶潔洗滌用品有限公司,力推旗下的汰漬、碧浪等產品,逐漸占領了熊貓的市場。
北京日化二廠于2000年收回了這一知名商標,并于當年推出三款新品,試圖重走“物美價廉”之路。然而,經過一番收購又收回,被雪藏6年之久的“熊貓”已無力東山再起?,F(xiàn)在的洗護市場上已難尋“熊貓”的蹤跡。
由于早年我國市場還不成熟,對于市場的玩法遠不如國外大企業(yè)的手段來的高,為此,無數(shù)的品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上面說的天府可樂、熊貓等,也只是其中江海一粟。
企業(yè)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企業(yè)合并收購,不僅僅是物質資產,更是企業(yè)商標品牌的洗牌。除了商標品牌,自己的核心技術專利,也應該考慮如何保護。否則,如眾多的國產品牌前輩們,太辛酸……
什么?想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其實知識產權不僅要保護,也要運用,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體現(xiàn)價值。如果這些前輩能夠好好運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選擇被合并被收購,可能命運就完全不一樣咯!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編輯:IPRdaily 王夢婷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