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李安 審協(xié)北京中心醫(yī)藥部 IP創(chuàng)新贏
原標題:成功預警九寨溝地震!這個專利技術火了【IP創(chuàng)新贏】
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fā)生7.0級地震。美麗的九寨溝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與汶川地震毫無預警不同,這次地震有預警!相關專利技術,可能未來會挽救無數的生命。
地震來臨時,成都市提前71秒收到地震預警!
同屬阿壩州的汶川電視臺提前40多秒彈出預警畫面!
四川北川、四川茂縣、甘肅隴南市等地的民眾,也通過電視收到了地震預警。廣元市、成都市、綿陽市、阿壩市、甘肅省隴南市、陜西省漢中市等地的11所學校也提前發(fā)出預警!
還有眾多身處震區(qū)的網友表示:在感到地震之前,手機中的地震預警APP提前響起了警報,發(fā)出了倒計時方式的地震預警。
在眾多網友為預警技術點贊的同時,也有網友提出了以下的幾個疑問:
常聽說地震預測做不到,這次是怎樣實現的?
為什么汶川地震時沒有預警?
提前幾秒預警有什么用?
這項關乎生命的技術,是誰發(fā)明的?有知識產權保護嗎?
小編就來一一回答
01、什么是地震預警?
首先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的概念不同。地震預測是當地震還沒有發(fā)生時,提前預測出何時何地發(fā)生地震。而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fā)生后,利用電波跑的比地震橫波快的原理,提前通知大家,贏得救命時間。
具體來說,地震預警是通過布設密集的烈度儀,測得地震發(fā)生后,迅速發(fā)出電信號。電信號通過服務器處理后能夠迅速傳遞到手機、微博、應急廣播、電視等終端設備,根據距離震中的遠近不同,在破壞力強大的橫波到達之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fā)出警報,從而贏得寶貴的逃生時間。
02、為什么汶川地震時沒有預警?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國還沒有地震預警體系。但該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從汶川地震開始的。
“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看到了祖國震區(qū)的慘重傷亡,有一位在奧地利科學院從事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研究工作的四川小伙毅然回國,他名叫王暾,創(chuàng)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立志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
自該所成立以來,在國家和地方防震減災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九年來該所成功研制出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ICL”,建成了覆蓋我國22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震預警網絡。也使得我國成為繼墨西哥、日本后,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技術能力的國家。
為什么叫做ICL?根據官方回答,這是Institute of Care-life(關愛生命組織)的縮寫。在得知上面含義后,小編現在看到這ICL這三個字母組合,就能感到溫暖。
據悉:這套預警系統(tǒng)9年來成功預警了網內的全部(38次)破壞性地震。
03、預警有用嗎?
不要小看這短短的幾秒到幾十秒,地震預警系統(tǒng)可以幫你節(jié)省當地震來臨時候的感知、判斷、確認等思維反應時間,而這些節(jié)省的時間往往正是你能否逃生的關鍵。
如果倒計時有十幾秒到幾十秒,讓你有更大可能沖出房門,來到相對開闊的地方。即使預警只有短短的三秒,也能夠給你增加采取各種避險措施的時間。例如,從客廳沖到相對安全的衛(wèi)生間,或者找到護具保護頭。
理論數據表明,若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可減少14%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10秒,可減少39%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20秒,則可減少63%的人員傷亡。(引自《西北地震學報》2000年第4期刊登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及減災效益研究”)
據介紹,上文提到的ICL地震預警已經與以下渠道對接:手機短信、手機客戶端(APP) 、計算機客戶端、微博、電視。
手機短信:受眾面廣,但目前存在不可控的延遲情況。
手機APP:接收比較迅速可靠。目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發(fā)布的APP,安卓系統(tǒng)會在震動的同時發(fā)出聲音,而蘋果系統(tǒng)則只能震動或者發(fā)出聲音。
計算機客戶端:能夠迅速可靠的接收到信息,但需保持聯(lián)網并已安裝相關軟件。
微博:與手機APP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并不能發(fā)出震動或警報聲。
電視:傳輸轉換相對復雜,受眾面很廣。
目前,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小編推薦安裝手機APP。
04、知識產權
在研發(fā)我國首個自主研制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的過程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不忘對科研成果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已經獲得了五項國家專利。
CN102622855B,一種基于iOS操作系統(tǒng)的預警倒計時方法;
CN102628955B,一種地震預警震級獲取方法;
CN102736101B,一種分布式地震預警信息處理方法及系統(tǒng);
CN103514710B,一種基于電視機頂盒的地震預警信息播報方法;
CN202404715U,救援搶險現場用余震預警裝置。
(以上CN……B均為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告號,CN……U為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
最后,引用該所所長王暾的話:“‘ICL地震預警技術’的成功研制和應用,是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資源,吸收國內外地震預警技術并進行重大技術創(chuàng)新而形成的創(chuàng)新技術。其中,融合現地法和異地法的預警技術、基于臺站現場處理的預警技術、地震烈度的聲音提示方法、基于iOS操作系統(tǒng)的預警倒計時方法、電視地震個體預警信息發(fā)布這5大技術創(chuàng)新點均為首創(chuàng)。當前,該系統(tǒng)已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的秒級響應發(fā)布?!?br/>
05、結語
地震預警系統(tǒng)更大功效的發(fā)揮,依賴于公眾的防震減災素質的提高。希望大家除了增加對地震預警系統(tǒng)的了解,還要學習逃生避險知識,以及積極參與防災演練。也希望ICL預警系統(tǒng)更加強大、快速、準確,為生命贏得更多時間。
編寫此文時,新疆精河縣6.6級地震的消息傳來。在這里,請大家和小編一起為地震災區(qū)祈福,九寨平安,精河平安。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李安 審協(xié)北京中心醫(yī)藥部
編輯:IPRdaily 趙珍 / 校對:IPRdaily 縱橫君
推薦閱讀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cn 中文網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