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產(chǎn)業(yè)行業(yè)案例投稿訴訟招聘TOP100政策國際視野人物許可交易深度專題活動灣區(qū)IP動態(tài)職場商標Oversea晨報董圖公司審查員說法官說首席知識產(chǎn)權官G40領袖機構企業(yè)專利律所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深度
阿耐4年前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

作者:丁明遠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原標題: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本文的撰寫,主要是為了幫助一些新入職的代理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和分析,進而克服權項架構不合理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權項撰寫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確定獨立權利要求,因為獨立權利要求能夠最直接的影響到整個方案的最大保護范圍。而在審查意見答復或者侵權判定的過程中,從屬權利要求的價值也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果對于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設計不夠合理,很有可能在專利的確權和使用過程中,顯得捉襟見肘。


本文中對于從屬權利要求(后簡稱從權)布局的探討,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權的撰寫,另一方面是從權的架構。


以一個電影名稱來舉例說明,從權部署的一個特點,就是通過附加技術特征的逐層限定,使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得到一定的限定。例如“人”,其包含的特征是最少的,但是其保護范圍限定的是最大的,因為無論男、女、老、少、個體、群體,還是任何一個地區(qū)或者種族的人,只要是人,都在其限定的范圍當中。而“一個人”限定的范圍就排除了群體的部分,但是仍然包括任意一種個體。進一步的,“一個男人”,這就將所有的女性排除在外,僅僅限定的是男性個體這樣一個范圍。再進一步,“一個叫歐維的男人”,這樣增加一個名字的附加特征,限定的范圍就從所有男人收縮至只有叫“歐維”的男人。最后,“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樣增加一個狀態(tài)的限定,就很有可能將范圍限定到唯一一個人。


由此可見,我們每多限定一部分特征,保護范圍就有所不同。同時,這個示例也給了我們一個思路,就是既能夠從正面確定從權的保護范圍,也能夠從反面看附加特征排除了哪些情況,來確定從權的保護范圍。


既然我們說從權需要類比獨權,那么獨權是一個技術方案,所以從權也必然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這也是我們稱之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的原因。此處“技術方案”是指對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規(guī)律的技術手段的集合。技術手段通常是由技術特征來體現(xiàn)的。


因此,從權也需要同時滿足有三個要素:解決的技術問題;由技術特征構成的完整的技術方案;達到的技術效果。


以此來分析,不管我們從權增加的是什么樣的附加技術特征,將附加技術特征帶入到所引用的權利要求時,都需要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例如獨權中,一個技術方案包括a,b和c三個步驟,如果其中b包括b1和b2兩個步驟,我們寫一個從權引用這個獨權時,只限定了b包括b1,或者,說b包括b2,那么將附加技術特征帶入所引用的權利要求,顯然沒有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這樣就會造成這個從權存在著沒有構成完整的技術方案的問題。同時,如果b2步驟需要用到b1步驟得到的產(chǎn)物“X”,而c這一步并沒有使用到原本b2步驟應該使用的“X”,這也關聯(lián)到“特征鏈條的完整性”的問題,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我們可以基于類比獨權的思想,從構成完整的技術方案這一角度對所撰寫的從權進行驗證。


另外,從權可以以一個技術問題為出發(fā)點,來進行撰寫。


既然說到類比獨權,則可以參考獨權的撰寫方式,即:先寫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后寫獨權的技術方案,對技術方案的要求是不能缺必要技術特征,最后再說明技術效果。其中,必要技術特征,是能夠解決背景技術的技術問題所需要的特征。


從權撰寫說明書的要求之一,也是必須寫效果。另外,在具有較多的從權可選時,也需要從效果的突出性的角度進行撰寫。


可以歸納為,從權的方案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該得到了與技術問題對應的技術效果,這個技術效果是較為優(yōu)選的。例如,從權是在獨權所提出的新方案的基礎上,如何更快,更好,更準確的實現(xiàn)新方案。因此,以一個技術問題為出發(fā)點,來進行撰寫,可以更加明確的確定從全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


另外,從權撰寫的過程中,確定各個從權能夠解決的技術問題,再進行撰寫,有利于輔助我們確定進行從權效果的確定,或者對多個可寫從權進行選擇。例如在撰寫從權方案時不知道技術效果在哪里,可以從解決的技術問題的角度進行思考,明確技術問題之后,就能夠直接推導出從權的技術效果。另外,如果同時有兩個或者更多的從權可以部署,就可以根據(jù)各自解決的技術問題的難度,確定他們當中誰的技術效果更加突出。


同時,分析針對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可以輔助我們來確定如何選擇從權的技術特征,或者技術特征的上位程度。


明確從權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以及確定了必要技術特征之后,還需要篩查是否存在非必特。


此處以下圖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圖中的步驟2包括S21和S22兩個步驟。圖中的步驟3包括S31、S32和S33三個步驟。圖中的S22包括S221和S222兩個步驟: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結合前面的討論,對于一個從權來說,明確技術問題之后,如果S22必要技術特征,是否需要引入S221和S222這兩個特征呢?答案肯定是不會引入。如果以技術問題為主導的方式,發(fā)現(xiàn)面對已經(jīng)明確的技術問題時,只要引入S22就能夠解決該技術問題,則無需放入S221和S222兩個技術特征。同時,在放入S22時也需要放入S21,因為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


類比獨權可以進行從權撰寫的其他思考,例如:


首先,獨權撰寫時,需要避免的是因為概括范圍過大,導致實際的保護范圍包括背景技術的技術方案。而對于從權,獨權或者其引用的權利要求相當于基礎的技術方案,按照這個角度進行考慮,避免其增加的附加技術特征沒有實際意義,造成的保護范圍與其引用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相同。


例如,原權利要求保護的是:設置閾值,來劃分待選圖像和待刪除圖像;如果從權限定為,根據(jù)設定閾值確定第一范圍和第二范圍,若為第一范圍,則確定為待選圖像,若為第二范圍,則確定為待刪除圖像。


針對特征鏈條的完整性,示例如下:


例如,根據(jù)A確定B和C,根據(jù)B確定D。其中的A指向B這一特征鏈條在方案的后段沒有被使用,說明特征鏈條不完整。


最后,是限定時盡量避免用非領域慣用名詞直接限定。


……


綜合以上所述,從權撰寫時,可以參照獨權的撰寫思路,并按照獨權中用到的檢驗規(guī)則進行驗證,來避免出現(xiàn)邏輯錯誤。


另外一個大的話題,是從權如何布局的問題。針對這一個問題,可以從技術方案的梳理的角度來入手。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十字分析法,是筆者接觸過很科學也是可執(zhí)行性較高的方法,即為針對每一個技術點,都能夠確定其至少一層的上位概念,和確定其至少一層的技術細節(jié)。并且同時尋找該技術點的可替代方案。


在按照十字分析法,將整個方案梳理完成之后,就可以確定類似于前面的兩幅圖中的邏輯關系。進一步的,可以確定每一層次中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再分析該問題的重要程度和“必要技術特征”,以此來作為從權布局的架構素材。并基于這樣一個架構素材進行實施例劃分,以及從權效果的確定。


在架構完成之后,說明書撰寫也是重要一環(huán),所布局的層次架構能否得到保障,說明書撰寫是否合格,是及其重要的。這里可以提出一點要求,對于某一權利要求,在解釋時,除引用其的從權方案以外,至少寫出一種其他的可替代方案,雖然沒有將可替代方案寫入權利要求書,但是也要在說明書中進行充分的說明。


到此從權撰寫以及架構也就結束了,具體如何使用,還要看大家各自的理解。另外值得說明的,本文中所述說的以技術問題作為主導,并不是推翻現(xiàn)在大家常說的按照從權的有益效果來篩選和撰寫,兩者并不是對立面,本文提供的是一個可行的參考方向,希望能夠對讀者有一定的幫助。


來源: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

作者:丁明遠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報名!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人才培訓班」來啦!


類比獨權,從屬權利要求的架構分析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chǎn)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chǎn)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chǎn)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nèi)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wǎng)頁面瀏覽量已經(jīng)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wǎng):iprdaily.com  中文官網(wǎng):iprdaily.cn) 


本文來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并經(jīng)IPRdaily.cn中文網(wǎng)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jīng)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阿耐投稿作者
共發(fā)表文章7603
最近文章
關鍵詞
首席知識產(chǎn)權官 世界知識產(chǎn)權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數(shù)據(jù) 軟件著作權登記 專利商標 商標注冊人 人工智能 版權登記代理 如何快速獲得美國專利授權? 材料科學 申請注冊商標 軟件著作權 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 專利預警 知識產(chǎn)權 全球視野 中國商標 版權保護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ǎn)業(yè) 躲過商標轉讓的陷阱 航空航天裝備 樂天 產(chǎn)業(yè)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著作權 電子版權 醫(yī)藥及高性能醫(yī)療器械 中國專利年報 游戲動漫 條例 國際專利 商標 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費用 專利管理 出版管理條例 版權商標 知識產(chǎn)權侵權 商標審查協(xié)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業(yè)商標布局 新商標審查「不規(guī)范漢字」審理標準 專利機構排名 商標分類 專利檢索 申請商標注冊 法規(guī) 行業(yè) 法律常識 設計專利 2016知識產(chǎn)權行業(yè)分析 發(fā)明專利申請 國家商標總局 電影版權 專利申請 香港知識產(chǎn)權 國防知識產(chǎn)權 國際版權交易 十件 版權 顧問 版權登記 發(fā)明專利 亞洲知識產(chǎn)權 版權歸屬 商標辦理 商標申請 美國專利局 ip 共享單車 一帶一路商標 融資 馳名商標保護 知識產(chǎn)權工程師 授權 音樂的版權 專利 商標數(shù)據(jù) 知識產(chǎn)權局 知識產(chǎn)權法 專利小白 商標是什么 商標注冊 知識產(chǎn)權網(wǎng) 中超 商標審查 維權 律所 專利代理人 知識產(chǎn)權案例 專利運營 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article_28110.html,發(fā)布時間為2021-06-06 08:07:17。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回復
    還可以輸入 70 個字
    請選擇打賞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