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佑斌
原標題:汽車業(yè)反擊成功:德國修改專利法,增加專利權人拿到禁令的難度
當地時間周五早上,德國議會通過了專利法修訂案,要求法院在裁定專利禁令時考慮比例原則,當禁令給侵權者帶來不成比例的困難時,將得不到支持。
在國際專利訴訟中,德國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那里是專利權人的天堂,只要侵權成立,專利權人能夠輕易地拿到對侵權者的禁令,迫使侵權一方交出大量的許可費。因此德國的幾個法院也成了NPE的圍獵場,對于一些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例如蘋果、三星、谷歌而言,那里就是噩夢。但對于專利非常強勢的企業(yè)來說,德國是使用專利大棒最順手的地方,能把客場打成主場。
德國對專利權人友好的制度由來已久,雖然時而有人提出質疑,但多半限于學術討論。各大公司與NPE在德國打得熱火朝天,但德國企業(yè)影響其實不大,主要是諾基亞、愛立信、NPE與美國、亞洲企業(yè)的大戰(zhàn)。德國也找不到要修改專利法的理由。
真正促使德國下決心改變的來自德國汽車產業(yè)界的推動。德國是汽車產業(yè)大國,傳統上,汽車產業(yè)的知識產權訴訟相對較少,各大整車廠和供應商之間形成了默契,很少拿專利出來相互死磕。雖然各大汽車企業(yè)私下大量布局專利,試圖通過知識產權獲得競爭優(yōu)勢和對供應鏈的掌控權,但整車廠以及幾大供應商之間表面上還是比較和氣的,不輕易發(fā)起訴訟。這與汽車行業(yè)的集中度也有關聯,傳統汽車的造車門檻很高,整車廠、供應商之間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聯盟,各自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犯不著在專利問題大動干戈。所以像大眾這樣的巨無霸車企,名下持有的專利比日本的車企要少得多。
但是德國汽車產業(yè)的平靜很快被通信企業(yè)打破。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聯網逐漸成為汽車的標配,車企面臨與手機企業(yè)一樣的問題--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但是汽車企業(yè)對許可費的數額爭議很大,在全球與標準必要專利的持有人打專利訴訟。結果令他們哭笑不得,讓德國汽車企業(yè)受傷最大的竟然是德國法院,夏普在2020年9月可以拿到針對戴姆勒的禁令,諾基亞今年要是拿到禁令,戴姆勒幾百億歐元的產品有可能被禁。最后,被訴一方只能和解。
德國汽車產業(yè)界的人開始嚴重質疑德國專利法的合理性,大家研究了一下,認為德國專利法已經過時了,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產業(yè)思維上,那時候一輛奔馳車只有一件專利,幾乎產品與專利都是一一對應的。我侵權,你禁令,無可厚非。但是如今一輛汽車涉及到無數個電子器件以及眾多算法,僅僅侵權一件專利就能禁止整個產品,實在不成比例。
在汽車產業(yè)界的努力下,專利法修訂案提上日程,也就是將德國專利法的139條修改為:“由于個案的特殊情況,在禁令將導致侵權人或第三方的不成比例的困難時,則排除禁令請求。被侵權一方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要求賠償金。損害賠償要求不受此影響?!?/p>
這一條款的修改,讓法院在裁定侵權禁令時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德國汽車界對法案的通過立即表示歡迎。對于專利強勢的企業(yè)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甚至德國本土企業(yè)拜耳和西門子都對此表示反對。對標準專利持有人來說,這可能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他們在德國的目標可不僅是汽車企業(yè)。所以大概很多企業(yè)應該有點后悔惹怒了德國汽車巨頭,也低估了汽車企業(yè)在德國的地位,直接被釜底抽薪了。拾了芝麻,丟了西瓜。
修訂案還需要議會上院通過,但基本上板上釘釘了。不管如何,對于大部分中國企業(yè)來說,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佑斌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汽車業(yè)反擊成功:德國修改專利法,增加專利權人拿到禁令的難度(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