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產業(yè)行業(yè)法院投稿訴訟招聘TOP100政策國際視野人物許可交易深度專題活動灣區(qū)IP動態(tài)職場商標Oversea晨報董圖公司審查員說法官說首席知識產權官G40領袖機構企業(yè)專利律所

中介機構在專利市場中的角色(二):防御型整合機構

產業(yè)
IPRdaily11年前
中介機構在專利市場中的角色(二):防御型整合機構
中介機構在專利市場中的角色(二):防御型整合機構
來源: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編譯:中國技術交易所

 

 

隨著時代的演進,專利已從原先單純的排他性權利防御工具開始進入商業(yè)戰(zhàn)略的視野,并因其逐漸成為可交易的商品而獲得了商業(yè)價值。很多投身于知識產權市場的公司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關于無形資產交易的探索。這個針對知識產權產生的新市場啟發(fā)了公司法律專家及相關商業(yè)人士的思維,他們開始創(chuàng)立新公司或擴大現(xiàn)有公司業(yè)務范圍來成為交易中間商,由此不斷刺激著專利交易的擴散。這些公司活躍于知識產權買賣雙方之間,并影響著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輔助市場。 專利市場中存在的中介機構大致可劃分為三類: (1)?經紀商brokers 他們?yōu)橹R產權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搭建交易橋梁或創(chuàng)造交易機會。 (2)?防御型整合機構?defensive aggregators 他們收購專利后再向其用戶提供專利的自由實施權并避免訴訟。 (3)?進攻型整合機構offensiveaggregators 他們生產并收購專利,從專利許可或發(fā)起專利訴訟中獲得利潤。

 

本期介紹防御型整合機構——

 

防御型整合機構(DEFENSIVE PATENTAGGREGATORS

 

有些面臨進攻型整合機構特別是非專利實體(NPEs)提出的專利侵權訴訟的大公司會聯(lián)合起來投資成立防御型專利的組織,其他公司亦可加入成為組織成員。盡管有些時候反訴或交叉許可能夠避免實體公司的專利訴訟,但這些策略對非專利實體(NPEs)往往并不奏效,因為他們既沒有潛在的被侵權產品也沒有對專利許可進行實質性的使用。防御型整合組織在NPE發(fā)起訴訟前就對專利展開收購或許可。有時,他們也會從NPE手中購買專利或專利許可并進一步向其組織的會員提供在許可以保護他們的權益。防御性整合組織的會員身份能夠使他們以應對NPE訴訟更低的成本獲得權益的維持和保護,而這些節(jié)省下來的資源可以反饋用于研發(fā)和推動創(chuàng)新。 會員機構的自由使用權還可以不斷增加。在專利從生的時代,公司經營中的每個行為必須都十分謹慎以避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專利訴訟。而通過防御整合型組織在特定的技術領域內形成更大范圍專利聚集將使得成員機構獲得更多“安寧”以投入公司運作。進一步而言,一個總體的許可計劃能夠幫助會員公司降低為著手開展研發(fā)所進行的檢索工作成本。防御型整合的目標是盡可能吸納所有相關市場的參與者從而減少在專利檢索與許可談判上的開支。盡管這樣的完美情景不可能出現(xiàn),公司仍然會愿意加入這樣的組織并努力實現(xiàn)這樣的設想。 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防御型整合組織本身是追求盈利的公司而并非出于利他主義或公眾利益。比如,他們除了能夠收購專利并許可給組織成員之外,還會向其他希望通過訴訟獲得利益的公司出售專利。 這樣的經營行為不僅能夠償付部分專利收購的成本,也同樣可以為早期會員提供利益分享,因為這些對外的出售行為往往附加反授權條款從而使組織成員獲得更多保護。同時,這也可能“點燃“進攻型整合機構的敵意,這將是純粹負面的結果。 盡管存在這樣潛在的危機,防御性專利整合機構仍然可能是知識產權交易中介機構市場上最具有正面效力的角色。他們通過購買專利權并向繳納會員費的成員進行許可的模式提供了雙重利益。首先,作為購買知識產權資產的整合服務刺激了相關資產的市場需求并使其價值不斷提升。其次,他們也使其成員避免訴訟而節(jié)省了成本。從長期來看,如果足夠多的成員參與這樣的防御性整合機構組織,他們的組織可能實現(xiàn)類似美國著作權協(xié)會(ASCAP)在著作權領域的角色功能。 美國著作權協(xié)會(ASCAP)是代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商利益的組織,通過許可及分配版稅來保護他們的公共表演權收益。協(xié)會根據不同許可種類收取版權費,并根據表演次數向協(xié)會成員發(fā)放許可費。這種方式大大減少了版權人與使用方之間的支付談判,使得版權人能夠更加方便地從其版權作品中獲取收益。ASCAP聲稱“公眾利益要求這樣一個組織的存在”,并且這是“使版權法中規(guī)定的公共表演權得以實現(xiàn)的唯一有效方式?!狈烙驼蠙C構在專利體系中可能扮演著類似ASCAP的角色,在實現(xiàn)專利權人利益訴求的同時使得發(fā)明人的發(fā)明能夠有效被公眾利用。 當然,在版權與專利權體系之間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受版權保護的作品數量遠遠大于專利的數量;針對版權的潛在侵權者也同樣大大超過可能侵犯專利權者的數量。版權的獲得更加容易且成本低廉,版權的權利期要遠長于專利權,還有一點是,版權的侵權以復制(抄襲)行為的存在為前提,而專利侵權的構成可能發(fā)生于完全獨立的行為活動中。所有這些不同之處使得專利的防御型整合機構很難形成ASCAP那樣的影響力。防御型整合機構同樣有一些專利池的特性——專利所有權人之間簽署交叉許可及對外許可協(xié)議。與防御型整合機構不同的是,專利池通常沒有會員制度來提供收購及許可專利的資金,其致力于通過專利池參與方持有的專利直接收取許可費。然而,專利池的某些益處與防御型整合機構類似。專利池使企業(yè)獲得在某一領域內活動所需的基本授權,避免了阻礙性專利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也起到了降低許可交易成本的作用。同時,專利池在反競爭性方面的困擾對于防御型整合機構的影響并不明顯,因為防御型整合機構并不傾向于共享和擴展其成員的專有權,而是更關注從其他渠道獲得有用的專利權。 與ASCAP和專利池一樣,防御型整合對專利市場所產生的效應大部分是積極的,盡管其做法的初衷是為了迎合喜好訴訟的NPE。但這并不表示防御型整合機構不會給市場帶來消極影響。盡管根據協(xié)議會員可以免遭訴訟,但是一個擁有大量專利組合且運營成功的防御型整合機構也許只能依靠其領導的覺悟力來防止自身成為好訴的許可者或者利用自有權利進行訴訟的NPE。

 

以下是根據媒體描述所列舉的防御型專利整合機構:

 

? 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Allied Security Trust(AST) 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是由11家高科技企業(yè)聯(lián)合成立的,其目的是在NPE行動前收購專利并向其成員進行許可。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本身“不是投資工具”并不會利用這些專利進行維權訴訟或要求收取許可費。相反,該聯(lián)盟由其成員資金來發(fā)展純粹的防御型專利組合。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的一個有趣的做法借用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來開展交易,從而防止他方辨識出聯(lián)盟背后的大公司來相應調整價格。

 

? 開放發(fā)明網絡?Open Invention Network(OIN) 開放發(fā)明網絡之單純關注一個很狹窄的細分領域:促進和保護Linux操作系統(tǒng)。首席執(zhí)行官Jerry Rosenthal曾表示開放發(fā)明網絡的目標是推動“建立Linux操作系統(tǒng)積極而活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從而將創(chuàng)新和選擇推向市場?!痹摍C構不收取會員費,而是只要求企業(yè)承諾不就專利問題向Linux提出維權,其所持有的專利就可以供所有企業(yè)免費使用。這些專利同樣可以用于防御型交叉許可。

 

??RPX 與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一樣,PRX也通過Like AST, RPX?為避免其成員免受NPE的騷擾而進行專利收購并將專利權許可給其成員。RPX也表示,他們不是專利聯(lián)盟,不會通過其組合內的專利權提起訴訟。RPX聲稱其服務具有雙重優(yōu)勢:一是能夠減少NPE可收購的專利數量,二是能夠通過其防御型專利整合服務將專利收購的成本分攤給全體成員,從而降低專利收購成本。RPX和企業(yè)安全聯(lián)盟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RPX是由風險資本投資的,而不是依靠會員資助的方式。

 

(未完待續(xù))
IPRdaily投稿作者
共發(fā)表文章3221
最近文章
關鍵詞
首席知識產權官 世界知識產權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數據 軟件著作權登記 專利商標 商標注冊人 人工智能 版權登記代理 如何快速獲得美國專利授權? 材料科學 申請注冊商標 軟件著作權 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 專利預警 知識產權 全球視野 中國商標 版權保護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 躲過商標轉讓的陷阱 航空航天裝備 樂天 產業(yè)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著作權 電子版權 醫(yī)藥及高性能醫(yī)療器械 中國專利年報 游戲動漫 條例 國際專利 商標 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費用 專利管理 出版管理條例 版權商標 知識產權侵權 商標審查協(xié)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業(yè)商標布局 新商標審查「不規(guī)范漢字」審理標準 專利機構排名 商標分類 專利檢索 申請商標注冊 法規(guī) 行業(yè) 法律常識 設計專利 2016知識產權行業(yè)分析 發(fā)明專利申請 國家商標總局 電影版權 專利申請 香港知識產權 國防知識產權 國際版權交易 十件 版權 顧問 版權登記 發(fā)明專利 亞洲知識產權 版權歸屬 商標辦理 商標申請 美國專利局 ip 共享單車 一帶一路商標 融資 馳名商標保護 知識產權工程師 授權 音樂的版權 專利 商標數據 知識產權局 知識產權法 專利小白 商標是什么 商標注冊 知識產權網 中超 商標審查 維權 律所 專利代理人 知識產權案例 專利運營 現(xiàn)代產業(yè)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article_935.html,發(fā)布時間為2014-05-31 21:41:25。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回復
    還可以輸入 70 個字
    請選擇打賞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