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產業(yè)行業(yè)法院投稿訴訟招聘TOP100政策國際視野人物許可交易深度專題活動灣區(qū)IP動態(tài)職場商標Oversea晨報董圖公司審查員說法官說首席知識產權官G40領袖機構企業(yè)專利律所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產業(yè)
IPRdaily10年前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IPRdaily 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連接IP變革者

? IPRdaily將陸續(xù)發(fā)布《知識產權發(fā)展論壇》發(fā)言嘉賓的演講內容,盡請關注。

 

歡迎關注最NB最具顛覆性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 破繭而生!2015“合享新創(chuàng)杯”知識產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海選25強名單出爐(點擊查看)

 

小D導讀】
2015年4月22日,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指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聯(lián)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共同主辦的“4·26知識產權發(fā)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lián)盟舉行了籌備啟動儀式。

 

下文是比亞迪趙杰在論壇上的主題發(fā)言詳細內容。 ?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4·26知識產權發(fā)展論壇上,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lián)盟舉行了籌備啟動儀式。該聯(lián)盟是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電子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關村管委會指導下,由集成電路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及相關企事業(yè)單位自愿發(fā)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聯(lián)盟成員覆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相關裝備和材料、軟件、互聯(lián)網等產業(yè)鏈上下游企事業(yè)單位,旨在整合全產業(yè)鏈資源,推動集成電路產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促進工業(yè)轉型升級,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益。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趙杰

 

大家好。今天我覺得咱們論壇選了一個特別好的日子,中午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在外面走,北京難得有的天氣,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如果趕上霧霾非常嚴重,或者在上個禮拜三的風沙天氣就非常糟糕了。

 

我叫趙杰,也是來自于一個一直擁有綠色夢想,也一直從開始進入汽車行業(yè),就一直在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生產、制造這樣的整車的企業(yè)——比亞迪公司。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事。

 

我想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我不打算跟大家講太多的其他的內容,主要是從那么幾個點,一個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目前的狀況是怎么樣的,二是技術創(chuàng)新狀況是怎么樣的,三是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運營狀況是怎么樣的,和我們其他行業(yè)是不同,它自己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第一個問題:我們說為什么要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們談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大家我也是說得比較多的,為什么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能源短缺、二氧化碳過度排放以及空氣嚴重污染。我這兒有一組數據,我來的時候特別看了這組數據。我們從一家美國能源保護的一家調查機構調查的數據。以這個新能源的大巴和我們傳統(tǒng)燃油車的一輛大巴的一些數據來比較,大家聽一下。一輛電動大客車我們以它每天跑250公里計算,它一天消耗120升油,這個量的計算它每天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是322公斤。這一輛大巴一年我們以它在它工作的日期是353天來計算,也就是一年它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是113666公斤。我們當時是以當年香港所擁有的公交車的數量來計算,我們當時計算的依據是17215輛公交車,這樣算下來的話,整個香港一座城市,它的公交車的二氧化碳一年德排放量是200萬噸。所以大家可以想像,本身二氧化碳這個物質就已經有這么多了,那它從尾氣排放出來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尤其物質,那也是非常不得了的數據。

 

從經濟利益的方面的數據,同樣還是一輛燃油大巴車,它走250公里消耗120升油,以一升油是6塊錢來計算的,它一天要花720塊錢。同樣的話,如果我們是用純電動大巴來,它同樣跑250公里,它所耗的電是320千瓦時,一度電我們按1.1元來計算,它一天所用的錢就是352塊錢,兩者之差是差了368。一輛大巴一天如果你換成新能源可以節(jié)省368,同樣一年353天的工作日,它一年就是節(jié)約了129904塊錢。同樣我們還是以17215輛香港的大巴,如果說他們全部換成新能源大巴的話,一年就是節(jié)約了2.88億。所以大家想如果這個經濟數據,我們不止是新能源大巴,包括我們現(xiàn)在個人用的轎車,甚至現(xiàn)在很多工程車的領域,如果全部換成新能源。我們想想如果北京的城市全部都換成這樣的話,那對我們的環(huán)境、對我們的空氣有多么大的幫助。

 

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有這么好的背景狀況,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是非常不容易的,新事能源這方面的技術上的研究也是有很多年了,但是一直以來它不能夠發(fā)展成熟,很大的問題是有技術瓶頸的問題。我們以前在前些年我們發(fā)展,我們說電池的技術不能突破,我們每一個消費者都希望說我要擁有一輛,如果我用輛新能源車的話,我希望第一它是安全的,第二它很便利,讓我也像我開燃油車一樣,想跑到多少公里,如果沒有電了,我可以隨時地用很短的時間把電充上,就像加油一樣。開到任何一個公共場所,或者開到家里,我都有一個是很好的位置可以放,我充電是非常便利的,大家希望有這樣的狀態(tài)。但是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電池問題是個瓶頸,所以是很難解決的問題。近些年,電池技術出現(xiàn)了很大的突破,比如說像我們公司一直在用的鐵鋰電池,我們覺得它第一要素就在安全性能上面,是已經解決了大家最擔心的安全問題。其次它所行駛的公里里程數,雖然沒有達到燃油車可能加一箱可能跑500公里,這個你充滿電,我們的純電動也能跑到300公里以上,技術的瓶頸到現(xiàn)在已經得以緩解。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政策因素,其實國內的新能源政策我們也是從前幾年購買新能源車有補貼政策。但是光有補貼也不行,因為老百姓買個車,光有補貼,可是你怎么解決我及時充電的問題,大家直接能想到問題。必須還要有政策層面的支持。

 

2004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這個制度出臺。這個制度出臺對我們整個的新能源產業(yè)、新能源企業(yè)都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因為配套這個產業(yè),不光制度本身,配套制度本身又出臺了很多具體可行的方案,就像我在這里提到的公用車采購、電價的控制、減免購置稅的政策。

 

因為老百姓買車這個和其他的產品不一樣,我們需要說如果我是一個老百姓,連政府都不用這個車,連城市的公共機構都不用這款車,那我作為老百姓我可能不會太多認可這款車。這是一個消費本身的心態(tài)。所以,這個制度出來之后,公車采購的話是非常明確地要求了在2014年、2015年、2016年這三年期間,中央機關以及實行新能源試點示范的城市的政府機關,它的公車采購量要達到30%。電價的控制就是說它通過一些具體的,包括說我們在集中的充電的時候,電價的控制上有一些政策包括減免,這是政策上的一個梳理。有了這個政策,我們就非常便于推動。

 

第二個問題: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chuàng)新。我這里前不久做了一個數據分析,選取了國際上的一些公司以及中國的一些公司,做了一個全球的包括美、日、歐等國家的專利申請數據比較??梢钥吹街袊嚻髮@暾埩颗旁谧詈?,數量在這兒,我就不多說了,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個原因國外公司全球專利申請的時間很早,已經是幾十年申請的積累;而中國公司的這些申請只是近十年內的。

 

第二個原因,這些國外的車企在研究新能源的領域已經用了很多年的時間,而中國的車企我看了一下,大部分的新能源的專利申請是集中在近五年,最早像比亞迪也只有十一二年的歷史,因為我們是2003年才進入汽車行業(yè)。從進入汽車行業(yè)才開始進行新能源的研究和專利申請,這個是總的。從新能源專利本身的申請數量來講,我這里面沒有列數據,我也是之前調了一組數據。我選取了IPC分類的五個類別,這五個類別都是跟新能源的專利有關的。我挑了國外企業(yè)申請量最高的三家和國內的企業(yè)申請量最高的三家,這兩個數據的比值是8比3,基本上是國外的在8千件左右,國內的三家現(xiàn)在是3千件左右。從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也是很有信心,雖然我們起步的比較晚,但是我們在新能源領域上的突破還是非常得快的。

 

第三個問題:首先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專利的訴訟不是非常活躍的,今天中午我跟中興的文總在聊的時候,他們說他們一年差不多訴訟的案件是百八十件,它是一個企業(yè)的。我又調了一下美國2012年、2013年、2014年這三年,我選了比較知名的11家車企,一共他們的專利訴訟量是2012年70多件,2013年100零幾件,2014年到130多件,,11家車企,還不如通訊行業(yè)一個企業(yè)的專利的訴訟案量大。而且這里面車企本身它作為原告的僅占了5%,有95%都是被告,NPE在這里面還是一個非常大的訴訟的角色。但是從汽車整個行業(yè)的訴訟來看,我們涉及到純電動還有混合動力的這個案件就非常少了,純電動到現(xiàn)在為止很少,我知道特斯拉有幾個訴訟,但是它和新能源車本身的技術沒有太大關系,跟他車里面的通訊、安全其他方面的關系會多一點,這是一個情況。

 

第二個,是開放。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yè)的規(guī)模比起燃油車還小得太多,所以大家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技術公開,來培育整個產業(yè)的情況。一個數據是這樣的,去年中國整個汽車的產銷量大概在2300萬兩左右,可是這里面新能源的僅占到8萬輛,所以市場的比值還是相當大的差距的。在這個情況下,誰是新能源車本身的競爭對手,我們很難說哪個新能源汽車或者哪一款新能源車是我們哪個車型的競爭對手,這個很難說,因為太大個市場,我們占得太少了,所以大家才會有以開放培養(yǎng)市場這樣的做法。

 

第三個就是合作,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方向,我們很多車其是通過合資并購、技術合作、還有產品的合作等方式進行強強聯(lián)合,通過這樣的合作,雙方的專利可以有些共享。

 

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因為在現(xiàn)階段我覺得新能源的企業(yè)專利的運營不會偏重于訴訟,還是以合作或者是許可或者是大家共同來開發(fā)一新的技術為主,在未來我想它會往這幾個方面來走。

 

從聯(lián)盟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談新能源技術的路線,其實它有很多種不同的路線,并不是說大家做新能源車企的都是沿這一條路走的,所以比如說當時特斯拉公開他的技術的時候,很多人也在問對比亞迪是否有用,這些技術是不是可以免費來使用??墒菍τ谖覀儊碇v,我們很欣賞它的這種做法,但是我們本身是沒有辦法用到他的技術的,因為我們是不同的路線,就是它所側重的那些技術的點和我們所用的技術可以選不同的路線,但是殊途同歸的概念。

 

所以我想在未來,可能會慢慢地會形成,用一個路線可能有一些企業(yè),用另外一條路線的可能有一些企業(yè),就形成這樣幾個聯(lián)盟的一個形式。至于這些企業(yè)將來它的專利是不是放在一起,將來在對外去有所作為的,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個就是標準,加大對國際標準的影響。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方面的標準大家尤其是今天談了很多標準專利,標準必要專利,其實新能源領域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話,都相對比較少。在電池充電本身這個部分,在近幾年才開始有一些這里面涉及到本身核心專利的話,目前也是非常少。但是我注意到國際上的一些標準組織,現(xiàn)在度新能源也一塊也開始重視。比兩年前IEC就專門成立一個新能源汽車的標準工作組,它要求各個國家會派一個到兩個代表進去,代表你的國家去談一些技術方面的發(fā)展。未來,標準這一塊會做得更多。

 

第三個在訴訟這一塊,因為未來在電子、車聯(lián)網、信息安全這個方面會越來越多,尤其現(xiàn)在車聯(lián)網談得非常多,未來在這方面的訴訟我想不會太少。

 

最后就是海關,未來在海關這一塊知識產權備案和知識產權保護也是比較激烈的,這是總體的一個未來的我們的看法,就這些,講這幾個點,也希望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能夠發(fā)展得更好,讓我們環(huán)境變得更好。謝謝。

 

 

 

來源:IPRdaily 編輯:IPRdaily 周海峰 -------------

 

IPRdaily歡迎大家投稿,分享生活、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投稿郵箱:iprdaily@163.com,或加微信iprdaily2014。 比亞迪趙杰:淺談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  專利訴訟不活躍

 

IPRdaily投稿作者
共發(fā)表文章3221
最近文章
關鍵詞
首席知識產權官 世界知識產權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數據 軟件著作權登記 專利商標 商標注冊人 人工智能 版權登記代理 如何快速獲得美國專利授權? 材料科學 申請注冊商標 軟件著作權 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 專利預警 知識產權 全球視野 中國商標 版權保護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 躲過商標轉讓的陷阱 航空航天裝備 樂天 產業(yè)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著作權 電子版權 醫(yī)藥及高性能醫(yī)療器械 中國專利年報 游戲動漫 條例 國際專利 商標 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費用 專利管理 出版管理條例 版權商標 知識產權侵權 商標審查協(xié)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業(yè)商標布局 新商標審查「不規(guī)范漢字」審理標準 專利機構排名 商標分類 專利檢索 申請商標注冊 法規(guī) 行業(yè) 法律常識 設計專利 2016知識產權行業(yè)分析 發(fā)明專利申請 國家商標總局 電影版權 專利申請 香港知識產權 國防知識產權 國際版權交易 十件 版權 顧問 版權登記 發(fā)明專利 亞洲知識產權 版權歸屬 商標辦理 商標申請 美國專利局 ip 共享單車 一帶一路商標 融資 馳名商標保護 知識產權工程師 授權 音樂的版權 專利 商標數據 知識產權局 知識產權法 專利小白 商標是什么 商標注冊 知識產權網 中超 商標審查 維權 律所 專利代理人 知識產權案例 專利運營 現(xiàn)代產業(yè)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article_9553.html,發(fā)布時間為2015-07-13 20:13:41。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回復
    還可以輸入 70 個字
    請選擇打賞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