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從一件已經過期失效專利了解OA過程?!?br/>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常殿國 北京常乘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對于申請人或發(fā)明人而言,一件發(fā)明申請的流程直觀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專利撰寫,后是OA答復。所謂OA是指來自專利局審查員的審查意見。
OA答復猶如書面庭審,對于專利代理師而言,可謂一個小小的筆頭戰(zhàn)場,往往也是展示專業(yè)技術與法律功底的一個平臺,但對于“場外”的公眾而言,通常是看不到摸不著,往往無從了解。為此,我們就從一件已經過期失效專利的OA過程大致體驗一二。
這件專利的技術爭議焦點,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多一條腿又如何?”。
簡單起見,整個OA過程可大致勾勒如下:
1.技術問題:如何保護橫梁下的構件,該橫梁會因上方前、后兩處負載而下彎。
2.現(xiàn)有技術A:兩端支腿支承的橫梁下彎時,距下方的構件有一段距離,構成保護空間。
3.現(xiàn)有技術B:在兩端支腿之間,設有第三支腿,進一步改善構件上方的橫梁下彎量。
4.本發(fā)明:在兩端支腿之間,設有第三、第四支腿,進一步改善構件上方的橫梁下彎量。
5.審查意見:現(xiàn)有技術A、B給出了支腿、增設支腿的技術啟示,故本發(fā)明無創(chuàng)造性。
簡而言之,“多一條腿又如何”?“多幾條腿又如何”?
6.作為第三方,基于上述1-5的情況說明,會有如何的第一印象呢,是否也打算干脆就算了或者大體應對一下就可以了呢。實際上筆者當初就是接到這樣的指示準備適當結案的。
然而,真的這樣就算了么。感謝當年的材料力學老師沒有白教,筆者的一個靈感糾正了其中的技術邏輯。
重新梳理上述1-5的情況可知,簡圖中的藍色“壓彎量”是按照審查員的“技術啟示”的邏輯所勾勒的,然而,這忽略了“前、后兩處負載分別對應于下方各兩條支腿之間”的結構特點。
瞬間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簡支梁模型如下:
7. OA答復:第四支腿與第三支腿之間的橫梁將因兩側的壓力載荷而發(fā)生向上側的變形,增大構件上方的保護空間。
8.授權:OA答復后,本發(fā)明直接獲得授權。
盡管在上述7的OA答復中,只有那么一句話,都沒怎么說理,既沒有上述力學模型簡圖,也沒有強調“前、后兩處負載分別對應于下方各兩條支腿之間”的結構特點,可見審查員“秒懂”,“心有靈犀一點通”。
以上案例僅從技術邏輯、簡化模型方面簡單勾勒了OA答復的峰回路轉的過程,希望也能夠給讀者帶來有趣的體驗。
另外,親愛的讀者,您有沒有體會到,審查過程中似乎有一點類似“禁止反悔”的余味?
盡管如上述4,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不過是體現(xiàn)了“改善構件上方的橫梁下彎”的效果,在上述5的審查意見中自然而然地認定這是“容易想到的”的那一刻,就相當于否定了上述7中的“向上側的變形”。在收到上述7的OA答復后,已沒有退路可言了。
如有相關體會,也歡迎交流。
(原標題:發(fā)明申請之審查意見的答復案例--多一條腿又如何?)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常殿國 北京常乘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編輯:IPRdaily趙甄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發(fā)明申請之審查意見的答復案例——多一條腿又如何?(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