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產業(yè)行業(yè)案例投稿訴訟招聘TOP100政策國際視野人物許可交易深度專題活動灣區(qū)IP動態(tài)職場商標Oversea晨報董圖公司審查員說法官說首席知識產權官G40領袖機構企業(yè)專利律所

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國際視野
納暮2年前
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在專利撰寫或準備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對于一些核心的技術特征,應當做好具體的實驗數據的安排。”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司重陽 上海元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導語:


本案為美國最高法院就Edison電燈專利是否侵犯Sawyer和Man在先權利的判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能否從碳化紙(carbonized paper)在白熾導體的應用就整個碳化纖維或紡織材料(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在白熾導體的應用提出專利權,法院以公開不充分為裁判理由,認為該種上位權利要求是不被允許的。最后,法院以Sawyer和Man僅對碳化紙的選用保有專利權,Edison使用其特定材料的專利的不侵權為終局結果。


本案為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 159 U.S. 465 (1895),本案在于充分公開的問題。


該案例為美國Edison與Sawyer和Man的電燈案,此案技術核心在于電燈的白熾導體,即Sawyer和Man認為Edison的專利中關于白熾導體,使用了竹子根部硅質角質層(silicious cuticle)下特定的部分的設計。


侵犯了其專利權利要求1:


一種用于電燈的發(fā)熱導體,由碳化纖維或紡織材料(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制成,呈拱形或馬蹄形。


1. An incandescing conductor for an electric lamp, of 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 and of an arch or horseshoe shape, substantially as hereinbefore set forth.


總體介紹:先對本案的判決書進行簡單地介紹


第一部分法院對雙方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以及專利的現(xiàn)有情況,此處被訴侵權人是Edison,被訴侵權專利權持有人是Sawyer和Man。


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第二部分則是對現(xiàn)有的技術進行的描述,該段重點描述了本專利的一些要點,權利要求,以及引出了與本案例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即權利要求1與權利要求3。


重點權利要求如下:


1、一種用于電燈的發(fā)熱導體,由碳化纖維或紡織材料制成,呈拱形或馬蹄形。

2、如前述所述的碳化纖維材料的白熾導體與電路進行組合,并構成所述電路的一部分,以及將導體封閉在其中的透明密封室。

3、一種如前述的用于電燈的白熾導體,由碳化紙制成。


The claims were as follows:
"1. An incandescing conductor for an electric lamp, of 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 and of an arch or horseshoe shape, substantially as hereinbefore set forth."
"2. The combination, substantially as hereinbefore set forth, of an electric circuit and an incandescing conductor of carbonized fibrous material, included in and forming part of said
circuit, and a transparent hermetically sealed chamber in which the conductor is enclosed."
"3. The incandescing conductor for an electric lamp, formed of carbonized paper, substantially as described."


這里需要額外介紹的背景是, 1802年,英國科學家Humphrey Davy發(fā)現(xiàn)碳通電后會發(fā)出亮光,并制造出了原始的弧光燈,但是存在無法使用的缺陷。


1840年,英國科學家 Warren de la Rue用金屬鉑作燈絲,放在真空管中,制作了長時間發(fā)光的電燈,但是由于燈絲材料原因,不具備實用性。


1860年,英國科學家Joseph Swan用碳化的棉線替代了碳化紙,電燈的發(fā)光時間可以達到幾十小時。

1874年,加拿大的工程師William E. Sawyer在燈泡中充入氮氣,可以進一步延長電燈的壽命。


Sawyer和Man于1880年申請了本專利,但是該專利被法院認為其不再被使用(no longer in use)以及無法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commercial success)。


It is admitted that the lamp described in the Sawyer and Man patent is no longer in use, and was never a commercial success;


在之后,愛迪生發(fā)現(xiàn)一種特殊的碳化的竹絲可以持續(xù)發(fā)光1200小時。


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該專利示意圖


第三部分,法院關于本案的意見。


法院從電燈的技術層面,歷史層面、以及法律層面對最為重點的所謂主張?zhí)蓟w維與紡織材料(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是否可以包括Edison的專利中所使用的竹子根部硅質角質層(silicious cuticle)下特定的部分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stem. of the bamboo lying directly beneath the silicious cuticle, the peculiar fitness for which purpose was undoubtedly discovered by him,) ,進行意見陳述。


以下分析為結合法院的裁判和個人意見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對被訴侵權專利進行分析,關于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電燈的發(fā)熱導體,由碳化纖維或紡織材料(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制成,呈拱形或馬蹄形。


1. An incandescing conductor for an electric lamp, of carbonized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 and of an arch or horseshoe shape, substantially as hereinbefore set forth.


而Edison的專利使用了竹子根部硅質角質層下特定的部分,毫無疑問地,這應當是屬于碳化纖維與紡織材料的下位概念,這在法院的意見中,也是認可了這一點。(covered by the patent to Sawyer and Man, and is, therefore, an infringer.)。


那么,此處存在一定的漏洞,很明顯地權利人僅僅只是對碳化紙進行了實驗,但是其存在兩點缺陷:(1)其試圖壟斷對所有碳化纖維與紡織材料在電燈導體上的應用;以及(2)Sawyer和Man并不是發(fā)現(xiàn)了將前述材料應用于電燈的第一人。


雖然可以證明Sawyer和Man在權利要求3上做出了具體地主張,即將白熾導體嚴格限制在碳化紙上。權利要求3,,一種如前述的用于電燈的白熾導體,由碳化紙制成。(3. The incandescing conductor for an electric lamp, formed of carbonized paper, substantially as described.)并未受到侵害。


但是此處提出的問題在于,為何不將權利要求3中的碳化紙的使用在權利要求1中進行限定,而擴展到了整個纖維王國(fibrous kingdom),該種擴展是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從上位的概念而言,將某一材料進行擴展的權利要求撰寫無可厚非,例如在機電中將螺母、咬合、卡扣統(tǒng)一地概括為連接,將算法之間的判定是否寫為數據的獲取,在化學中,也存在馬庫什權利要求的撰寫,進而在選擇何種上位概念中存在一定的選擇余地。


那么在本案中,其重點在于說明書中的相關說明,能否支撐起權利要求。既然權利人選擇了將碳化紙擴展到了整個纖維王國之中,那么必定應當具備一定的數據能夠支撐該種上位的擴展。

例如在某些結構中設置了開口的部分,但是該種開口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方形,菱形,三角等,尺寸可以隨意設計,并且選用何種形狀,何種尺寸的開口并不會影響專利實施的效果,那么此時對于上位的擴展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是如果存在開口必須針對整個裝置設計為單一的結構,而其他的結構和參數無法實現(xiàn)相關的目的,但是此時若權利人強行上位則會有公開不充分的缺陷存在。


法院點出了在具有6000種材料的情況下,雖然碳化紙屬于纖維王國的一種,但是在未驗證其他材料具有相應特性的時候,將權利要求擴大到整個纖維王國中是存在一定的疑問的,不能僅憑借一種材料的有效,進而對整個纖維王國主張權利。即若要通過碳化紙對整個纖維王國進行權利要求,則要證明在纖維王國的各個材料在作為白熾導體的性能上,其具有相同和相似的性能。但是此處很顯然地是,白熾導體作為電燈中精細的結構,并不像作為衣服的編織材料一般,即便類似材料在白熾導體的使用,也會出現(xiàn)極大程度的差異,但是Sawyer和Man僅做了推斷一樣的闡述,但是對于該種推斷未能提供相應的證據支持。


所以這一寬泛的權利要求1,無法阻止其他人進一步地在整個纖維王國中去尋找更加適合白熾導體的材料。


以下為法院意見(部分)Sawyer and Man supposed they had discovered in carbonized paper the best material for an incandescent conductor. Instead of confining themselves to carbonized paper, as they might properly have done, and in fact did in their third claim, they made a broad claim for every fibrous or textile material, when in fact an examination of over six thousand vegetable growths showed that none of them possessed the peculiar qualities that fitted them for that purpose.Was everybody then precluded by this broad claim from mak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We think not.


回到Edison的專利上而言, Edison對不同類型的竹子進行了實驗,甚至派人去了中國和日本進行材料的收集,而在試驗不同的材料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纖維和織物在作為白熾導體的應用上并不具有共同的特性,不能簡單的因為其屬于纖維王國,而否認其獨特之處。其通過大量的數據和對比例進行了闡述,說明了在纖維王國中,不同的材料在白熾導體上的應用存在巨大的差異,最后得到了最佳的材料,這也就可以說從另一個角度對Sawyer和Man的專利進行無效。


From this it appears very clearly that there is no such quality common to fibrous and textile substances generally as makes them suitable for an incandescent conductor, and that the bamboo which Was finally pitched upon, and is now generally used, was not selected because it was of vegetable growth, but because it contained certain peculiarities in its fibrous structure which distinguished it from every other fibrous substance.


最后法院引用了Rev. Stat. § 4888,闡述了應當以完整、清楚、簡潔的方式告訴公眾其制造,修建,合成和使用的方法,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制造,修建,合成或使用該相同的發(fā)明。這樣可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有限的實驗中得到結果,告訴公眾和政府相應的權利要求范圍,以及告知相關競爭廠商或交易方應當避免的范圍。


It is required by Rev. Stat. § 4888 that the application shall contain a written description of the device "and of the manner and process of making, constructing, compounding, and using it in such full, clear, concise, and exact terms as to enable any person, skilled in the art or science to which it appertains or with which it is most nearly connected, to make, construct, compound, and use the same."  The object of this is to apprise the public of what the patentee claims as his own, the courts of what they are called upon to construe, and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and dealers of exactly what they are bound to avoid.  


如果描述是模糊和不確定的以至于沒有人能確定,除了能夠通過獨立的實驗構建專利裝置,那么該專利是無效的。


公開不充分條款:Grant v. Raymond, 6 Pet. 218, 247.  If the description be so vague and uncertain that no one can tell, except by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how to construct the patented device, the patent is void.


所以,法院認定了權利人Sawyer和Man的權利要求,除權利要求3外的權利要求因為公開不充分歸于無效。


總結


在專利撰寫或準備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對于一些核心的技術特征,應當做好具體的實驗數據的安排。不能在專利文件中僅給出設想或者一種模糊的思路,而沒有給出如何實現(xiàn)技術效果的技術手段。例如在一些專利中,僅僅憑借少數有效實施例,將說明書中定量的數據用定性的模式在權利要求部分進行撰寫,導致范圍過大,無法重現(xiàn)技術效果,使得導致專利無效。


(原標題: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司重陽 上海元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編輯:IPRdaily趙甄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國外專利案例解讀(一)專利是否充分公開:美國The Incandescent Lamp Patent案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納暮投稿作者
共發(fā)表文章4677
最近文章
關鍵詞
首席知識產權官 世界知識產權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數據 軟件著作權登記 專利商標 商標注冊人 人工智能 版權登記代理 如何快速獲得美國專利授權? 材料科學 申請注冊商標 軟件著作權 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 專利預警 知識產權 全球視野 中國商標 版權保護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 躲過商標轉讓的陷阱 航空航天裝備 樂天 產業(yè)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著作權 電子版權 醫(yī)藥及高性能醫(yī)療器械 中國專利年報 游戲動漫 條例 國際專利 商標 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費用 專利管理 出版管理條例 版權商標 知識產權侵權 商標審查協(xié)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業(yè)商標布局 新商標審查「不規(guī)范漢字」審理標準 專利機構排名 商標分類 專利檢索 申請商標注冊 法規(guī) 行業(yè) 法律常識 設計專利 2016知識產權行業(yè)分析 發(fā)明專利申請 國家商標總局 電影版權 專利申請 香港知識產權 國防知識產權 國際版權交易 十件 版權 顧問 版權登記 發(fā)明專利 亞洲知識產權 版權歸屬 商標辦理 商標申請 美國專利局 ip 共享單車 一帶一路商標 融資 馳名商標保護 知識產權工程師 授權 音樂的版權 專利 商標數據 知識產權局 知識產權法 專利小白 商標是什么 商標注冊 知識產權網 中超 商標審查 維權 律所 專利代理人 知識產權案例 專利運營 現(xiàn)代產業(yè)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article_35043.html,發(fā)布時間為2023-09-14 11:03:44。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回復
    還可以輸入 70 個字
    請選擇打賞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