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產業(yè)產業(yè)知識產權toto2014年分類
IPR Daily,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UC 瀏覽器又被蘋果App store下架了!” 有網友在App store搜索UC 瀏覽器時發(fā)現。移動應用在應用商店被下架幾乎等于被下達了“死亡通知”,蘋果App store這樣的國際性移動應用平臺對于下架的判斷也是十分嚴謹的,但在2012年、2013年UC 瀏覽器被兩次下架之后,2016年剛開年,再次被蘋果全面封殺,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對于此,UC的官方回應是:因部分第三方內容可能存在問題,UC瀏覽器iPhone版需配合蘋果應用商店需要,臨時下架進行核實。
而這個神秘的“第三方內容”到底是什么?有網友真相了:“說穿了,就是盜版唄!”網絡文學版權不明的頑疾,是引發(fā)蘋果App store對UC 瀏覽器三下殺手的核心問題;而已經兩次被下線警告后,UC還在一意孤行的堅持盜版,也引發(fā)了業(yè)內人士的尖銳批評:“UC已經把盜版當成了一項鍥而不舍的‘事業(yè)’,而這項事業(yè)卻是為全行業(yè)所不齒的。
令人不齒的盜版,連用戶都不淡定了
“UC瀏覽器被下架,表明了移動互聯網產業(yè)對于版權的鮮明態(tài)度;而在用戶心中,UC網絡文學的版權問題已經昭然若揭。在知乎上有網友詢問此類問題時,很多回復都是“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更有網友預見性的調侃道:“UC這么明目張膽的盜版,遲早是要還的?!?/p>
至于UC瀏覽器到底如何盜版,更是有圖有真相:
首先是盜版鏈接,通過UC瀏覽器的搜索框搜索小說,很多都會直接鏈接到盜版平臺上,為盜版平臺提供了信息宣傳與信息入口。至于搜索結果為什么不能夠提供起點中文網、創(chuàng)世中文網等正版平臺的網址,其中的理由自然是“不用說、也說不得”。
第二種方式就是盜版內容。這種方式更為簡單粗暴,就是把其他網站上的小說直接進行轉碼重新編輯,然后通過UC瀏覽器的“熱搜小說”提供給網友。現在進入UC瀏覽器主頁的小說入口,在“熱搜小說”頁面中就存在包括被網友提到的《斗破蒼穹》等大量盜版作品,盜版內容的更新速度甚至能夠做到正版一致。
無論是為其他盜版平臺張目、還是自己換殼做盜版,UC瀏覽器的行為都讓我們看到互聯網大佬皮袍下藏著的“小”。多行不義必自斃,在UC瀏覽器被下架后,很多支持自己大神的讀者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表示了對此事件的點贊,“終于等著這一天了!”成為了關心中國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每一個人的心聲。
UC瀏覽器到底傷了誰:盜版將行業(yè)拐入死循環(huán)
為什么行業(yè)與用戶對于UC 瀏覽器盜版的問題會如此態(tài)度一致、深惡痛絕?究其原因,是盜版這一現象已經損害了太多網絡文學相關方的利益,讓行業(yè)陷入了“死循環(huán)”的邪路。
網絡文學的原力是什么?必須是大神們的生產力。盜版、侵權是對整體原創(chuàng)文學 “原力”的扼殺,隨著大量的抄襲、山寨的作品沖進原創(chuàng)市場,創(chuàng)意輸出與利益導向都被嚴重歪曲,打擊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作品產出。這種行為不僅僅會對原創(chuàng)作者造成直接的利益損害,也是對原創(chuàng)大神、作家極大的名譽蔑視。對于一些剛剛起步的作家或作品,稍有名氣即被UC瀏覽器等平臺野蠻地盜版轉載,甚至對某熱門題材進行大量的山寨與抄襲,長此以往,誰還敢為“原創(chuàng)”天下先呢?網絡文學如果源頭缺失,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讀者。
盜版對于版權方的傷害更是簡單算兩筆賬就足夠清晰:
第一筆是UC瀏覽器的侵權賬:針對UC瀏覽器小說搜索,單單“精品推薦-全部分類”這個欄目下無版權或版權不明的小說就高達8000部,我們僅僅以一部小說1萬個點擊、一個點擊造成版權方0.1元損失來算,僅此欄目給版權方帶來的損失就已經高達800萬元。
第二筆是正版企業(yè)的損失賬:以國內最大的正版電子閱讀平臺——閱文集團為例,以旗下起點中文網、創(chuàng)世中文網、云起書院、起點女生網為主的PC端與QQ閱讀、起點讀書APP為主的移動端都飽受UC瀏覽器等盜版平臺的“侵蝕”;閱文集團旗下約400萬作者,以及約1000萬部作品在遭受侵權腐蝕,然而這對于其他潛在作家、IP價值、IP衍生所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計量。
對作者、用戶、平臺的三重傷害讓盜版成為網絡文學正道發(fā)展的最大絆腳石,近期艾瑞咨詢發(fā)布的《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指出2014年盜版網絡文學如果全部按照正版計價,PC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將達到43.2億元,移動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達34.5億元,衍生產品產值損失21.8億元,行業(yè)損失近100億元。
誰會成為下一個UC?
UC 瀏覽器又被蘋果App store下架引發(fā)了用戶與行業(yè)的一片叫好,也為其他互聯網盜版大戶敲響了警鐘:版權不可侵。作為互聯網野蠻發(fā)展時期的“原罪”,共享經濟成為了很多互聯網平臺竊用知識產權的借口,視頻、音樂、網絡文學都曾經是盜版的重災區(qū)。包括“閱文集團正版聯盟”等一系列為版權而戰(zhàn)的陣線聯盟已經成立,國家對于版權立法也在不斷的完善中,這無疑對盜版產生重大打擊,也促進了中國文創(chuàng)產業(yè)走上正道發(fā)展之路。
沒有人愿意看到下一個UC的出現,也沒有人愿意看到中國移動應用被國際應用商店所摒棄與不齒。只有正視版權,以授權、轉授權等方式合理合法的獲得正版內容,才是中國互聯網產業(yè)得以存續(xù)與發(fā)展的唯一可行之道。
來源:虎撲體育
編輯:IPRdaily 王夢婷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