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開庭公告#
暴雪起訴網易:涉及著作權商標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兩則開庭公告,原告都為暴雪娛樂有限公司,案由分別為著作權侵權糾紛、侵害商標權糾紛,兩起案件將于6月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上海網之易因暴雪拒絕承擔國服玩家退款義務拒付近億元相關退款費用起訴暴雪,要求退還總計3億欠款。隨后暴雪回應未收到訴狀且未違反任何協議。(來源:封面新聞)
#投資者問#
埃夫特:埃夫特在視覺方面目前申請的專利有十余項,且大部分已經在實際項目中得到了應用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您好!請問貴司有多少機器人視覺方向的專利?是否已經可完全應用于設備?
埃夫特(688165.SH)5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埃夫特在視覺方面目前申請的專利有十余項,且大部分已經在實際項目中得到了應用。(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唯科科技:公司目前共擁有發(fā)明專利21項,其中4項涉及模具生產技術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公司模具生產現在的技術有多少發(fā)明專利?有沒有國際頂級水平的?
唯科科技(301196.SZ)5月2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共擁有發(fā)明專利21項,其中4項涉及模具生產技術。未來,公司將會繼續(xù)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不斷攻克技術難題,以保持產品與技術水平在產業(yè)內的領先性。(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企業(yè)知產那些事兒#
長城、比亞迪曾互相轉讓商標
據報道,近日,長城汽車向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 PLUS DM-i、宋 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比亞迪稱,長城提供的報告無效,不能以此為依據。公司產品及相關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汽車曾將注冊商標“登陸艦”轉讓給比亞迪汽車。目前,比亞迪已經擁有護衛(wèi)艦、登陸艦、驅逐艦、戰(zhàn)列艦、巡洋艦等眾多軍艦系列商標。
而比亞迪此前曾將商標“魏”免費轉讓給長城汽車。
長城汽車魏派負責人李瑞峰還就此事回應稱:天下車企一家親。(來源:鞭牛士)
涉嫌商標侵權、構成不正當競爭,巴處火鍋被巴奴火鍋告了
因涉嫌商標侵權和構成不正當競爭,巴奴毛肚火鍋把巴處火鍋給告了。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公開了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下稱“巴奴公司”)起訴齊某、余某侵害商標權糾紛的裁判文書。
根據裁判文書網,位于河南信陽市的巴處毛肚火鍋店,在店鋪的招牌、點餐單、餐具、掛墻海報等使用了“巴處”“巴處毛肚火鍋”字樣,并且店鋪的裝潢與巴奴公司相同或近似,還在美團App、大眾點評網上進行了宣傳,因此,巴奴公司將巴處毛肚火鍋經營者余某和授權“巴處”商標及店鋪裝潢的齊某告上法庭。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定,齊某、余某二人在其裝修經營的巴處毛肚火鍋店中使用的“巴處毛肚火鍋”標識,“巴處”字體較大,起主要識別作用,與“巴奴”僅一字之差且字形相近,這與巴奴的商標構成近似商標,再加之,兩者都是從事火鍋類餐飲服務,在同一種服務上使用近似商標,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巴處火鍋提供的餐飲服務與巴奴公司存在授權等特定聯系,造成混淆。
此外,法院審理后認定,巴處火鍋的門店裝潢幾乎照搬巴奴火鍋的裝潢,使二者餐廳整體風格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準,容易導致混淆。
因此,法院認為,余某作為火鍋同行業(yè)經營者,擅自在其經營的巴處毛肚火鍋店中使用與巴奴近似的商標以及上述裝潢,侵犯了巴奴公司的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齊某作為商標及被訴店鋪裝潢的授權人,構成共同侵權,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法院一審判決,余某、齊某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巴奴公司經濟損失8萬元及合理開支5000元。(來源:南方都市報)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
安徽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等違法行為
近日,安徽省市場監(jiān)管局印發(fā)《安徽省2023年商標行政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自2023年5月起,在全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和侵權假冒違法行為。
專項行動聚焦提升商標行政保護法治化水平、加大商標惡意注冊和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深化商標行政保護和日常監(jiān)管等重點目標任務,加強商標注冊申請、使用管理、專用權保護等環(huán)節(jié)和商標代理機構的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完善投訴舉報和預警處理機制,推動線上線下同步治理,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huán)節(jié)、重要節(jié)點商標案件查處力度,嚴格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突出商標高質量創(chuàng)造導向,引導樹立正確的商標申請和使用理念,重點整治以“囤商標”“傍名牌”“搭便車”“蹭熱點”為代表的擾亂商標注冊秩序的典型違法行為;發(fā)布商標保護名錄,實施嚴重失信行為認定和失信聯合懲戒,提高商標行政保護和監(jiān)管效能。(來源:金臺資訊)
#知識產權那些事兒#
《2022中國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年度報告》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國林科院科信所專家參與編撰的《2022中國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年度報告》由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2022年,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科技發(fā)展中心(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共受理國內外植物新品種權申請1828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651件。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數據庫公開的林業(yè)相關專利共計105630件,其中,林業(yè)科研院所的專利公開量為2195件,林業(yè)高等院校的專利公開量為7088件。重慶、浙江、云南等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國際竹藤中心的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提升了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的綜合能力和水平,促進了林業(yè)和草原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隨著林業(yè)和草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林業(yè)和草原植物新品種權、專利、商標、林產品地理標志、版權數量穩(wěn)步增長,質量明顯提高,知識產權對現代林業(yè)和草原發(fā)展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截至2022年年底:林業(yè)和草原植物新品種申請量8836件,授權量4055件;林業(yè)相關專利公開量814129件,其中,發(fā)明專利373373件;草原相關專利公開量115161件,其中,發(fā)明專利64157件;林業(yè)科研院所專利公開量15942件,其中,發(fā)明專利10151件;林業(yè)高等院校專利公開量65215件,其中,發(fā)明專利31746件;林產品地理標志1617件;林業(yè)和草原軟件著作權16624項。
該報告全面總結了2022年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工作的主要進展和成果,旨在通過對一年來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進展和成果的展示,讓更多的人了解、關心和支持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工作,共同促進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提升林業(yè)和草原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加快推進現代林業(yè)和草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來源:湖南省林業(yè)局)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宜普向美國ITC起訴英諾賽科侵犯其氮化鎵技術專利
氮化鎵(GaN)技術廠商普電源轉換公司(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EPC,以下簡稱“宜普公司”)于近日向美國聯邦法院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提起訴訟,主張其基礎專利組合中的四項專利受到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統稱“英諾賽科”)侵犯。
據介紹,這些專利涉及宜普公司獨家的增強型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設計與制造工藝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且這些創(chuàng)新技術專利已成功將基于氮化鎵的功率器件從一個研究項目,發(fā)展成為一個可大批量生產的替代硅產品。使用氮化鎵器件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較使用硅基器件而言更高效,更輕巧且成本更低。
宜普公司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埃爾塞貢多(El Segundo),正在將氮化鎵從科學探索轉變?yōu)橐环N被廣泛接受的技術,并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宜普公司于 2010 年開始制造第一批大規(guī)模生產的商用氮化鎵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自此,該公司成為業(yè)內公認的氮化鎵產品和服務的領導者。
在本次所提交的起訴狀中,宜普公司詳述了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的英諾賽科公司招募兩名宜普公司員工并擔任其首席技術官和銷售及市場主管的相關細節(jié)。宜普公司指控兩人入職英諾賽科后不久,英諾賽科便推出了一套與宜普公司明顯相同的產品,英諾賽科還自稱其產品在關鍵性能指標上的表現與宜普公司產品幾乎相同。近期,英諾賽科又宣稱其許多產品與市場上現有產品(包括宜普公司的產品)“完全兼容"。此外,英諾賽科還策劃了大膽而積極的營銷活動,向宜普公司的客戶推銷其產品套件。
宜普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 Alex Lidow 博士表示,“我一直堅信公平合作是全球科技市場的根基。只有通過合作,我們才能釋放氮化鎵技術的潛力,支持世界能源安全,并助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實現。而對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和充分尊重,是相互信任和公平合作的必要條件?!?br/>
“我相信,通過此次果斷的行動,我們將找到一個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為氮化鎵這一關鍵新興技術的所有參與者,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并確保氮化鎵產業(yè)生態(tài)的良好運作,” Lidow 博士補充道。
宜普公司向聯邦法院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起訴英諾賽科公司專利侵權、尋求損害賠償,并希望能夠禁止英諾賽科公司將其構成侵權的氮化鎵產品套件進口至美國。(來源:芯智訊)
美政府敦促最高法院:駁回蘋果高通的專利侵權案上訴
據報道,美國司法部副部長敦促美國最高法院,駁回蘋果(171.84, 0.28, 0.16%)和高通(103.02, -0.54, -0.52%)的上訴。據悉,在一宗涉及到加州理工學院的通信專利侵權訴訟中,蘋果和高通兩家公司敗訴,但是不服判決,一路尋求上訴。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Elizabeth Prelogar表示,去年,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已經對高通和蘋果的上訴做出了正確的判決。上訴法庭認為,蘋果沒有能夠向美國專利局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加州理工學院的專利屬于無效專利。
對于Prelogar的最新司法意見,加州理工學院并未發(fā)表評論。高通、蘋果公司的相關人士,以及Prelogar副部長辦公室均未發(fā)表進一步評論。
加州理工學院位于美國加州帕薩迪納,上述侵權訴訟最早發(fā)生在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在洛杉磯的一家聯邦地方法庭提交訴狀,指控蘋果公司海量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蘋果手表侵犯了本學院的數據傳輸專利,此外,高通公司的Wi-Fi芯片也被指控侵權。
據報道,除了蘋果和高通之外,加州理工學院在另外的訴訟中也狀告微軟(313.85, -1.41, -0.45%)、三星電子(208.25, 0.00, 0.00%)、戴爾(45.91, -0.44, -0.95%)科技、惠普(30, -0.56, -1.83%)等公司,指控他們侵犯了上述同樣的專利技術。
2020年,基層法庭對于這一訴訟作出判決,要求蘋果公司向加州理工學院賠償8.378億美元,高通公司則要求賠償2.7億美元。
高通和蘋果隨后提出上訴,去年,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裁定,蘋果和高通專利侵權賠償金的數量確定上存在問題,要求基層法庭重新審理,但是時至今日,案件重審尚未明確時間表。
在上訴法庭上,蘋果和高通表示,他們應該有權力對加州理工學院通信專利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但是法庭卻拒絕了兩家公司的要求。上訴法庭則指出,更早之前,蘋果完全可以面向美國專利局提出要求和論據,對加州理工學院的專利是否有效進行重新審核,但是蘋果并未沒有這樣做。
兩家公司表示,聯邦巡回上訴法庭誤讀了美國專利相關法律,美國法律僅僅規(guī)定可以禁止在專利審核階段進行的一些辯論。
Prelogar表示,聯邦上訴法庭解讀法律并不存在問題。(來源:新浪科技)
編輯:IPRdaily趙甄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