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專利申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納米銀專利大戰(zhàn)開打C3Nano與Cambrios鹿死誰手未成定數
1.納米銀專利新聞
作為折疊觸控面板核心技術的納米銀線技術,熱度持續(xù)竄紅發(fā)酵,備受各方注目。從最近新聞看來, C3Nano于2019年8月15日官網新聞稿發(fā)布Cambrios針對968號美國專利(U.S. Patent No. 9,183,968 B1)提出的多方復審(Inter Partes Review, IPR)程序未予立案,并基于此試圖證明其在納米銀線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同樣在2019年8月,Cambrios發(fā)布將在中國及美國持續(xù)捍衛(wèi)其SNW相關專利的聲明,并已在中國針對C3Nano的兩專利案件再次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梢?,在SNW市場上,Cambrios與C3Nano雙方均展現捍衛(wèi)其專利與技術的決心。
雖然表面看似C3Nano打贏了專利戰(zhàn)的第一場戰(zhàn)役,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簡單。金峰順泰進一步分析如下。
2. 納米銀競爭專利情報分析
根據C3Nano于2019年 7月新型顯示技術及材料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公布的官方資料,C3Nano于美國具有9件獲準專利與16件專利申請案,于美國以外的區(qū)域則具有12件獲準專利與31件專利申請案。與之相對,在 8月全球納米銀技術論壇Cambrios 則表示于美國具有44件獲準專利與32件專利申請案,非美國以外的區(qū)域則有167件獲準專利與94件專利申請案。以申請時間而言,Cambrios最早是在2002年提出專利申請,涵蓋了納米銀線的制程、墨水合成、膜以及觸控裝置,而C3Nano最早是在2012年提出專利申請。
從中可見,無論是在專利數量、專利布局時間以及專利布局廣度上,C3nano與Cambrios都不在一個數量級。那么,剩下的問題就是,誰的專利更強呢? C3nano是否如其新聞稿所宣稱的“C3Nano保持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基于銀納米線的透明導電油墨和薄膜的IP組合,并再次展示了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行業(yè)領導地位(C3Nano thus maintain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IP portfolio related to silver nanowire-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inks and films, and once again demonstrates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industry leadership.)”, 金峰順泰進一步分析如下。
3.C3 IPR案例解析得失分享
觀察重點
C3Nano在答辯時限縮解釋其權利范圍至”實質上網絡中的所有納米線均經熔合(essentially all nanowires are fused within the network)”的范圍(Patent Owner’s Preliminary Response, page 21, lines 3-6),也就是說,C3nano將968專利的fused network限制在每一條納米線均經熔合的情況,進而導致了”納米線網絡中有任何一條納米線未被熔合”的范圍被排除在專利文義范圍之外;類似的,C3Nano說明Cambrios所提出的現有技術中的”至少有一些納米線經熔合網絡”是不同于968專利的。從禁反言的觀點,C3Nano似乎已將”部分納米線熔合而成的網絡”排除于968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外,而僅僅保留對于”所有納米線都熔合的網絡”的保護。
評論
以IP的角度,C3Nano這樣的答辯策略是否明智,值得商榷。照C3Nano的做法,該專利的實質保護范圍恐會變得非常狹隘,伴隨而來的可能就是該專利的權利范圍與實際上的產品脫鉤,因為當納米線涂布在基板上成膜,技術上應該很難(甚至無法)確保膜片上的每根納米線都能被熔合。況且若從專利撰寫或侵權鑒定的角度來看,在權項中加入如”全部”、”每一”或類似用語,本來就是大忌,因為這樣會造成專利權人侵權舉證上的困難度(現實上如何能對”每一處”舉證?),也大大增加競爭對手回避設計的可能性。金峰順泰不解C3Nano為何采取如此的答辯方式,或許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吧。當然,在形式上,畢竟 968專利仍然有效,C3Nano在此IPR程序中贏了面子,這是事實,然而是否輸了里子,這就值得玩味。
對其他專利的影響
從目前的專利申請案來看,C3Nano的技術相當聚焦于”熔合納米線網絡”,例如在US 20180297840、US 20150144380等專利申請案中,都出現了大量相同或類似的字眼。令金峰順泰感興趣的是延續(xù)性與一致性的問題,由于C3Nano已經在前述IPR的程序中對于”熔合納米線網絡”給出了狹隘的定義,而這樣的定義是否會延伸地限制到C3Nano的其他專利?又當競爭對手用上述的限制條件去質疑C3Nano的其他專利的保護范圍,C3Nano是否可以推翻其說法?上面的問題目前可能都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C3Nano”實質上網絡中的所有納米線均經熔合”的說法,會造成C3Nano日后在專利實施或主張時一定的阻礙,金峰順泰很好奇C3Nano在968號IPR案件中答辯時是否有考慮到這點。
4.結語
Cambrios在專利的數量上顯然遠勝于C3Nano,而且布局時間也比較早。就個別專利強度的部分,C3Nano稱其在968專利IPR案的決定中取得成功,但實際上可能反而是減損了該專利的保護力。除此之外, Cambrios對于C3Nano在美國還有 301以及中國 577和555所提出的無效申請仍在進行。隨著知識產權在中國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科創(chuàng)板與IPO公司對于知識產權給予高度重視,在雙方竭力維護專利權利與技術的攻防下,可預期Cambrios將挾其最早、最多、最廣的專利布局繼續(xù)追擊C3Nano,這場納米銀專利大戰(zhàn)后續(xù)將如何進行下去,令人拭目以待。
來源:金峰順泰知識產權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點擊圖文,閱讀全文)
官宣!首屆“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與知識產權總裁研修班”招生簡章
嘉賓寄語CPIPS 2019:相約第四屆中國醫(yī)藥知識產權峰會2019(10月23-25,上海)
延期通知!尋找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40 Under 40)活動改期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金峰順泰知識產權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