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導讀】
有人為阿里巴巴在全球的“吸金”能力感到驚嘆,也有人為這樣一個優(yōu)質資源未能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扼腕嘆息,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著實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迄今為止美國證券市場規(guī)模最大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募集資金或將突破250億美元;公司市值達到2314億美元,成為全球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聯(lián)網公司……連日來,關于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消息鋪天蓋地,占據了多數媒體的顯要位置,阿里巴巴成為全球資本市場關注的寵兒。
盡管整個紐約證券交易所都對這只來自中國的股票瘋狂,但在掌聲和鮮花背后,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面對的挑戰(zhàn)和荊棘依然不少,知識產權問題將受到廣泛關注。
有關專家表示,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后,其經營活動必然會有與美國法律進行“融合”的適應期,知識產權問題勢必得到進一步的關注,阿里巴巴必須恪守美國更為嚴苛的市場準則。未來,阿里巴巴應在綜合考慮權利人、商家、交易平臺提供商、消費者等不同主體的合法利益的情況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工作,同時做好隨時應對知識產權訴訟的準備。
知識產權備受關注
阿里巴巴于9月19日登陸美國紐交所,首個交易日就以93.89美元報收,較發(fā)行價上漲38.07%,以驚艷的表現成為美國史上融資規(guī)模最大的IPO。這對于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新起點,全球為之轟動已證明了阿里巴巴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光環(huán)背后,阿里巴巴的知識產權問題依然備受關注。
2011年,美國貿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下稱USTR)將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列入了市場黑名單,認為淘寶網在杜絕其網站出現侵權貨物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僅僅過了一年,USTR 就將淘寶網從惡名市場名單中刪除,而這一切歸功于阿里巴巴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據了解,在2014年2月阿里巴巴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的一份報告中稱,將每年投入1億多元人民幣用于打擊假貨,重點就是淘寶網上的假貨。
此外,今年早些時候,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已經在美國大舉購得102件專利,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其在為美國IPO做準備,避免像Facebook等公司一樣,在IPO之前面臨知識產權訴訟困境。
“上市對阿里巴巴的最大影響,就是要更加透明地運作。在IPO之前,曾有國外媒體報道分析稱,淘寶網的假貨問題依然嚴重,而且在一些情況下還愈演愈烈,但阿里巴巴曾一直拒絕對此作出回應。作為虛擬交易市場的淘寶網,由于其銷售商品數量龐大,發(fā)現和確認假貨難度依然很大。因此,接下來阿里巴巴仍然要為其付出較大的成本,并接受資本市場的質疑?!鄙虾櫭坠芾碜稍冇邢薰径麻L劉潤表示。
“眾所周知,美國知識產權保護嚴苛,各種立法相對完善。美國的法律強調保護投資者,不僅對上市公司的監(jiān)管力度高于普通公司,甚至對在美國上市公司的海外行為都有嚴格的規(guī)范。同時,中國也是美國在商業(yè)侵權領域長期保持高度關注的國家之一,因此,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將面臨更為突出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北本┤A沛德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苗苗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做好應對訴訟準備
不可否認,近年來無論是迫于外界指責還是輿論壓力,阿里巴巴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是做了不少努力。其不僅在全球范圍內積極與多家權利人及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合作,還在內部建立了系統(tǒng)化的投訴平臺,并于2013年重點打造了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旨在與全球知識產權權利人建立合作機制,為權利人與阿里巴巴旗下各網站之間搭建知識產權保護橋梁。
事實上,由于具有開放性、虛擬性等特點,電子商務非常容易被不法經營者利用,進而成為侵權產品的重要交易途徑。而在涉及電子商務平臺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侵權責任認定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邏輯。
“這種角色的不同認定決定了不同的侵權責任認定,無論角色認定是否相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基本都是以存在過錯為前提,究竟如何認定過錯,各國的標準卻并不統(tǒng)一?!瘪R苗苗建議,新上市的阿里巴巴首先應盡快明確在符合美國法律的基本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審查義務的邊界,即在兼顧利益平衡原則及合理預防原則的前提下界定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應當承擔的知識產權審查義務;其次,應在完善事后審查義務的同時加強事先審查的力度。雖然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不負有一般性的知識產權事前審查義務,但在有些情況下仍然可能與網絡賣家承擔相同的知識產權審查義務。對于在交易平臺上出售的敏感商品應采用更謹慎的審查標準,因為針對上市公司的訴訟在美國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yè)鏈,背后捆綁著做空機構、律所、股民的多方利益。
在北京修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方成看來,阿里巴巴將面臨的知識產權糾紛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電子商務平臺自身涉及的技術。電子商務平臺巨頭ebay早在10年前就經歷過這類糾紛,因其涉及交易技術而陷入多起侵權官司;另一類是賣方銷售侵犯知識產權的產品導致的列位共同侵權糾紛?!睏罘匠山忉尫Q,之所以稱之為列位共同侵權,主要是因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便利性導致了賣方為侵權售假提供方便,而因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快捷,其又能夠快速逃之夭夭,最終導致被侵權人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列入共同侵權方。由于各國法律環(huán)境差異,阿里巴巴并不一定能夠在全球都幸免于列位共同侵權。因此,上市之后阿里巴巴恐將難以避免大規(guī)模的知識產權訴訟。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比訴訟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證券市場現有體制機制的阻礙。我國IPO審批制的多項不盡合理的指標將許多初創(chuàng)型互聯(lián)網公司拒之門外,如果國內資本市場不盡快加速改革步伐,我國資本市場還將錯失更多優(yōu)秀科技公司。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國知識產權報 記者 王康 整理:IPRdaily 趙珍 網站: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 IPRdaily小秘書個人微信號: 各位D友可添加“IPRdaily”的個人微信號:?iprdaily2014(驗證申請中請說明具體供職機構+姓名) 關注小D可獲更多的實務干貨分享,定期私密線下活動,更有機會加入細分專業(yè),接地氣的知識產權圈實務社區(qū)交流群。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