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原創(chuàng)】日文專利翻譯難點探討
進行涉外專利申請時,通常都會涉及專利申請文件的翻譯。而專利申請文件來源和涉及的技術領域廣泛,對于翻譯人員來說,專利文獻的翻譯難免會遇到諸多困難。下面筆者僅就日文專利申請文件翻譯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點及其解決策略進行簡單探討。
專利文獻的翻譯難點在大部分情況下當然是由技術方案難以理解造成的。但筆者作為僅有語言背景而沒有專業(yè)的理工科知識背景的翻譯人員,在此僅重點從語言方面對專利文獻的翻譯難點進行探討,大致從定詞和語法兩個方面聊一下個人見解。
在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與中文里的漢字不僅字形相近,而且有的意思也大致相同,因此,在將專利申請文件這樣專業(yè)性非常強的法律性技術文件翻譯成中文時,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基于日語原文進行直譯,尤其在翻譯專業(yè)術語時直接使用日文漢字的情況有很多,例如,可以將日文中的“液體噴射裝置”直接翻譯成“液體噴射裝置”。
但是有時完全照搬日語漢字卻也容易導致中文表達的生硬或難以理解,甚至出現意思完全不對。例如,日語中的“離間”至少在專利領域通常是“分開、分離”的意思,如“互いに離間している”,其不能照搬漢字譯成“彼此離間”,而要譯成“彼此分開”或“彼此分離”。又如,日語中的“悪化”一詞,從字面意思來看應該是“惡化”的意思,但是放到具體語境中,如“方位分解能が悪化する”,若直譯成“方位分辨率惡化”,顯然翻譯不夠精準,需要將其譯成“劣化”或“變差”才符合現有語境。日語中還有“低剛性”的表述,意思是“低剛度”,若僅用于限定名詞,例如“低剛性の第1弾性部材”,則可以直譯成“低剛度的第一彈性部件”,但若出現在對比的環(huán)境下,例如“第2弾性部材より低剛性である”,直譯的話是“比第二彈性部件低剛度”,但顯然譯成“剛度低于第二彈性部件”更加符合中文表達習慣??梢姡?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對于日語中與漢語漢字字形相近的詞語,不僅需要判斷其含義是否與漢語相同或相近,還需要根據語境選擇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表達。
另外,一詞多義經常成為譯員定詞的干擾因素之一。這是因為漢語針對不同的領域會使用特定的專業(yè)詞匯,而當日語的同一個詞出現在不同領域中時,需要譯員針對不同的領域采用不同的譯法。例如“結合”一詞,通常表達“結合、連接”的意思,如用于機械領域時是指“聯結”或“連接”,但在電磁領域,則可能需要譯成“耦合”,而在化學領域,若出現“配位結合”,則譯成“配位鍵”,這時如果譯成了“配位結合”,那就不知所云了,當然有時候可能需要譯為“鍵合”或“結合”,這都需要根據語境來判斷。
此外,我們還需要慎重處理多個意思相近的詞出現于同一篇專利申請文件的情況。例如,在一篇申請文件中出現了“放熱器”、“ラジエータ”和“ヒートシンク”?!胺艧崞鳌弊匀粫g成“散熱器”,而“ラジエータ”這個詞通常被認為是散熱器的外來語表達,其英文“radiator”也經常表示“散熱器”的含義,另外同樣,“ヒートシンク”作為外來語,根據其英文“heat sink”也可以譯成“散熱器”。當三者同時出現于同一篇申請文件時,通常要求譯員將它們區(qū)分開來,即日文中不同的詞盡量譯成不同的中文。根據說明書的記載,“放熱部はラジエータ等である”,由此可知,申請人將“ラジエータ”用作一個比“放熱器”上位的概念,因此可以將“ラジエータ”譯成“輻射器”,另外,對于外來語“ヒートシンク”,則可以直譯成“熱沉”,以將三者區(qū)分開來。
可見,對于一詞多義和多個詞詞義相近的情況,要求譯員不能僅憑語言本身進行翻譯,還要適當結合專業(yè)領域和技術方案來正確選詞。另外,切勿忽略最基本的翻譯方法,那就是查閱詞典。對于專業(yè)術語的翻譯,能夠參閱本專業(yè)領域的工具書當然最佳,但是在缺乏專業(yè)知識指導的情況下,翻譯最基本的依據還是字典,定詞時不要想當然,避免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導致選詞錯誤。
在日語語法方面,也存在同一個語法有多種譯法的情況。例如日語中“ように”的表述,譯成中文時一般有“以……方式,……”、“……成(為)……”、“……,以使(以便,以使得)……”等表達方式,具體采用哪種方式,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尤其要從技術角度等去分析。
下面給出例句:“第1基板の第1主面と、第2基板の第2主面とが対向するように、第1基板と第2基板とを対向配置する”,句子的主干很明顯,是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進行配置,“ように”在此表示一種配置的方式,因此可以譯成“以第一基板的第一主面與第二基板的第二主面相對的方式,相對配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另一例句:“タンク3は、內部が見えるように、外形の一部を取り除いた”,句子的主干是“拿掉罐3的外形的一部分”,其與“ように”所限定的“能看到內部”之間顯然存在因果關系,因此譯成“拿掉罐3的外形的一部分以便能看到其內部”較為恰當。當然,“ように”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譯出,根據其所表示的內容與句子主干之間的關系,也可以不具體譯出,例如“これらが互いに同期して動作するように制御する”,句子的主干很簡單,就是“控制”,這句話當然可以直譯成“控制以使它們彼此同步動作”,但這顯然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而根據語境可知,“ように”在此表示該如何控制,所以為了使句子不那么生硬,可以改成“進行使它們彼此同步動作的控制”,但這種譯法也稍顯啰嗦,最清楚簡潔又符合中國語言習慣的譯法應該是“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梢姡粋€語法有多種譯法實在是困擾翻譯人員的一大難題,對于這種情況,要求譯員對該語法的使用環(huán)境和表達方式有一定的掌握,需要分析具體語境和技術方案進行翻譯,以免出現生硬或不明了的表達。
另外,日語句子較長也經常是造成語法難以理解的原因之一。例如說明書中記載了:“制御部11は、外部より供給された映像信號Vdispに基づいて、ゲートドライバ12、ソースドライバ13、駆動電極ドライバ14およびタッチ検出部40に対してそれぞれ制御信號を供給し、これらが互いに同期して動作するように制御する回路である”。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句子的主干是“控制部11是……電路”,而粗心的人可能會在動詞“供給”處斷開,將句子分成兩句,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明確了句子主干后,譯員會發(fā)現對電路進行限定的句子依然很長,先后出現了三個動詞“供給”、“動作”和“控制”,“ように”這一表述在此給譯員造成了很大的困惑,“ように”很明顯是用來解釋“控制”的,那么毫無疑問至少“它們彼此同步動作”是“控制”的內容,但“供給”是不是也在“控制”的范圍內呢?具體來看涉及“供給”的部分:“根據由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由此可知,此處“供給”明顯缺少動作主體,若“供給”也是“控制”的內容,那么“控制”將缺少動作對象,不知該控制誰“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因此可知“供給”并非“控制”的內容,而是與“控制”并列的動詞,這樣整個邏輯關系便清晰了,簡單來說“控制部11是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和控制它們動作的電路”,但是若按這種語序將整句翻譯完整,就成了“控制部11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的電路”,這種表達顯然不利于快速閱讀和理解技術方案,這時如果譯員對內容稍加整理,將長句拆分成短句,變成“控制部11是一種電路,該電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則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了,易于理解。
因此,對于句子較長的情況,譯員需要根據技術方案分析句子結構,將長句適當拆分成短句進行翻譯,以便清楚、準確地表達技術方案。
以上,筆者結合自己的翻譯經驗,僅從定詞和語法兩個方面簡單列舉了日文專利申請文件翻譯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和解決方案,在實際的翻譯實踐中所要面對的翻譯難題可能更加復雜。就個人而言,應當通過各種手段來解決難題,例如查字典是最基礎的,而對于日語中很難直接找到對應中文的詞語,可以通過先將日文翻譯成英文,然后再查找對應中文的方法來翻譯,最后,對于通過個人能力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與代理人或相關技術人員溝通無疑是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另外,對于原申請文件中存在的筆誤,也要大膽質疑,反饋給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以便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偠灾g不僅要結合具體語境和日文語法,更要結合技術方案,翻譯定詞不僅要準確,而且整個句子也要符合中文表達習慣,這樣才有利于表達技術方案,獲得恰當的保護范圍。
來源:康信知識產權
作者:朱曉靜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編輯:IPRdaily.cn LoCo
校對:IPRdaily.cn 縱橫君
IPRdaily誠聘英才!(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本文來自康信知識產權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lobalwellnesspartner.com/”